首页>检索页>当前

挺进“无人区”的华电答卷

发布时间:2022-10-12 作者:贾文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商场关灯,轻轨限电,写字楼里化冰解暑……今年8月,持续的高温干旱给川渝地区的电力保障供应带来了巨大考验,也让早已习惯夜晚灯火璀璨、手机电量满格的我们再度思考“电”的意义。如今,我们可随时随地享受便利的电力服务,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速度更是让世界惊叹,这一切都离不开几代中国电力人的辛勤付出。当前,面对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和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为确保电力稳定可靠供应,中国电力人又迎难而上,积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其中,不乏华北电力大学师生、校友的身影。

p27.jpg

华北电力大学电介质空间电场/电荷特性研究团队学生正在开展实验

被誉为“中国电力人才摇篮”的华北电力大学(简称“华电”),因电而生、因电而变、因电而强,始终不忘为国家能源电力工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重要使命与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建设能源电力类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因电而生,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202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全年累计发电量约8.11万亿千瓦时。对比1949年,发电量增长了1882倍。如今的中国,电力行业成绩令人瞩目,但曾经也面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先进设备无人会用的局面。

“一五”计划以后,我国电力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发电装机容量和全国发电总量都实现了跃升,基本解决了电力行业从无到有的问题。1958年,我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第一台自主研制的计算机相继问世。当时,电力需求日益旺盛,但支撑电力事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力量极度匮乏。尽早实现电力系统自主化、培养电力行业紧缺人才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伴行业而生,应时代召唤。1958年,在党的关怀下,服务于新中国电力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华北电力大学前身“北京电力学院”创建。建校之初,师生们自编教材、自制实验仪器设备、自建实验室……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植入华电人的血脉,一批批电力人才走出校门,投身于新中国电力建设的火热实践中。

1978年,学校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启航。同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神州大地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国家根据发展需求,从全国重点高校选拔了200位中青年教师到世界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当时正在华电任教的杨奇逊就是其中之一。

40多年过去了,杨奇逊还对得知自己入选的那个夜晚记忆犹新,时任华电电力系党总支书记的孟昭朋和系主任沈有昌敲响了他的家门,对他说:“杨老师,我们讨论过了,就你合适。”就这样,杨奇逊开始了他在澳大利亚的求学之路。

1982年初,杨奇逊提前一年完成专业研究并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他带着自己这些年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回到祖国。他在华电组建团队,研制出中国首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从此开启了我国微机继电保护的新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是学校1973级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留校任教后,他带领团队瞄准国家能源电力科学前沿,率先提出“新能源电力系统”概念,研制出我国最大容量1000兆瓦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世界首台600兆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他研发的中国首套智能发电运行控制系统,为火力发电装上了“智慧大脑”。

在华电的发展过程中,像杨奇逊、刘吉臻这样潜心研究、科研报国的华电人还有很多,杨以涵、杨定安、张保衡……正是这一批批“大人物”的辛勤付出,积极投身国家电力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科研,才换来了我国电力事业如今的辉煌成就。

老一辈华电人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担当历史使命,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科研成果,正得益于人才储备。如今的华电依然将人才工作放在重要发展位置,坚持“人才强校”规划,不断完善人才引育并举的工作机制,建设人才服务体系,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从硕士期间就出国深造到入职国外高校担任助理教授,程龙回国发展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2020年12月,他正式入职华电,成为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教授。入职之后,程龙最大的感觉就是“顺利”,入职一年多来,他已沉淀出一些成果,开始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并带领学生参与了“科技冬奥”的重点专项,逐渐组建起自己的科研团队。他说:“这都源于学校的大力支持,让我能够快速高效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如今的程龙,很充实,也很有收获。

在华电,有一批像程龙这样渴望回国发展、在电力行业有所突破的青年归国人才。这得益于华电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学校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创新人才政策,吸引和造就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学校出台“创新人才支持与培育计划”,重点培育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者;实施碳中和“人才特区”政策,开辟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推进“大师+团队”引进模式,积极探索与电力央企合作引进急需领军人才的新模式;新增设新讲师博士后类型,创新体制机制、管理模式、支持条件,从生活、科研等多个方面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服务做得细,人才竞相来。“十三五”期间,华电累计培育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近30人次,吸引112名青年才俊加盟。

谈到未来的人才工作目标,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周坚介绍:“学校将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瞄准‘双碳’目标,建立灵活的人才机制,集聚一批能源和‘双碳’方向的海内外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

因电而变,积极拓宽育人视野

如今的中国,拥有全球在役最大火力发电厂、全球第一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还突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这一路走来,无论是发展火电、风电、水电、光电,还是突破技术门槛极高的核电,华电始终因势而谋,布局学科发展,下好服务国家发展的先手棋,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使命,为电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订单+联合”培养是华电面向行业重大需求、培育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新模式。

“大三我们就和海南核电签署了就业协议,现在正在接受岗前培训。”韩昱程、余佳澧是华电核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届校企联合培养班的学生,大学三年级下学期,他们参加了学校与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培养项目,和企业签署用人协议。

核能是清洁能源,推进核能建设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一步,但核能有潜在放射性物质释放并可能威胁环境。因此,要保证核电的发展首先要保证核电的安全。其中,培养能科研、能实践的核电人才是重中之重。

聚焦国之所需,培养紧缺人才。2004年,华电设置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2005年启动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能源与核工程中法双学士”联合培养项目;2007年正式组建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但是,核电行业特殊,核电人才不仅需要坚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的核科学技术知识,还需具备工程技术能力和经验。为此,华电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署核电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谈到校企联合培养的收获,韩昱程、余佳澧的感受相似。“第四年的‘企业课堂’是对校内课程的拓展,校外课堂加入了工程应用的实际问题,实用性更强,拓宽了我们对核电的认知广度。同时,校外课堂让我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校外导师带我们重新梳理了专业知识,使我们对核电相关知识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2016年,华电可再生能源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生蔡文震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加达办事处水环境科学部门的一名实习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的经历,将贯穿我今后的人生,让我的思维更加开阔,社交更加多元。”蔡文震也是华电第一位赴国际组织任职的学生。

随着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华电不断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朝着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电力人才目标不懈努力,通过“多方协同”培养国际化人才。

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推动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从2004年起,华电就与英国斯莱斯克莱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项目。此外,还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合作伙伴开展本科联合培养项目。

依托已有项目资源优势,开展高层次人才合作项目。今年是华电申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第4年,目前已有5个项目获批立项正在执行。通过这些项目,华电开展了一批硕博层次的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为师生提供了赴世界一流大学访问或攻读学位的机会。

借助重大国际合作平台,设计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能源学方向的中方牵头院校,华电积极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谋划设计了“上合组织大学框架下高层次能源电力人才培养项目”等联合培养项目,有效拓宽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渠道,实现人才国际化培养的重大突破。

“华北电力大学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将其视为学校未来发展的三大增长点之一。”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说,“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引领作用,促进开放办学,提升国际化水平。”

因电而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双碳’目标下,氢能发展有哪些机遇与挑战?”9月20日,华电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刘建国教授在给氢能2201班上专业第一课时抛出了这个问题。今年,华电设立了全国首个氢能本科专业,氢能2201班是学校首个氢能本科班。全班31人,来自全国24个省市。在培养计划里,他们是未来氢能科学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和“新工科卓越工程师”。这是华电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和氢能产业发展做出的人才规划和布局之一。

如今,华电的优势学科稳居国内一流行列,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加快新兴学科布局。高起点建设了储能、氢能等新兴学科;不断强化学科交叉融合,自主设置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储能科学与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碳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能源电力安全学等7个交叉学科博士点,全力构建了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等7个交叉领域本硕博一体化学科链条;以电、动等传统骨干学科和新兴特色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文理学科为支撑,持续推动学科专业转型升级和内涵拓展,打造特色鲜明的“能源碳中和”学科生态系统。

多年以来,华电伴随中国电力行业的强大而成长,优秀的华电人也在服务国家所需、行业所趋中彰显使命担当。

庄家强是华电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1届毕业生,毕业后就扎根西藏。2013年,他带着5位先遣队员到西藏山南市加查县组建藏木水电站。他们一边克服缺氧带来的腹泻、浮肿、记忆力下降等生理上的不适,一边加班加点搞建设。通过不懈努力,在西藏实现了“无缝接机”“一次性远程启动成功”和“投产即远控”的开创性技术举措,最终建成投运了号称“西藏三峡工程”的藏木水电站和林芝远程集控中心,成为西藏发电企业的标杆。

还有将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张庆君、在青海西宁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贺诚昊、在新疆达坂城支教的在校研究生,以及无数点亮万家灯火的“光明使者”,让电力造福人民,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电力系统,是所有华电人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和责任担当。

培养优秀人才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自1988年入职华电,崔翔一直在教书育人、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前行着。在学生眼里,崔翔“永远是精品人生与精品课程的书写者”,他独创了“四结合”教学方法,用勤奋与执着践行着人民教师的责任。对于科研,他说:“要做就要做到不可替代。”他长期从事电气工程学科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先进输电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为我国先进输电领域的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美成教授团队十几年如一日,专注于太阳电池及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平面型钙钛矿太阳电池,获得了24.8%的光电转换效率,是全球已知的TiO2基平面型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最高效率。在这群被誉为“追光者”的团队中,博士研究生黄浩、青年教师崔鹏等青年人才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支科研团队正孕育着一群优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科研育人的故事在师生、同窗之间传为佳话。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华电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学校聚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重点针对对外依存度高、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等加大力量组织攻关,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电力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多年来,学校先后产出了以中国首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火电厂仿真技术、火电机组优化控制、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突破性成果,建成了以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能源发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能源电力研究领域力争形成先发优势,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十三五”期间,华电牵头承担了一大批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创新工程,获得11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和12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立足优势学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开放办学,华电充分发挥大学理事会的作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双首席制”“揭榜挂帅制”等新模式,联合打造了一批重量级新型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合作“一企一方案一平台”机制。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共建能源互联网学院,努力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自主创新国家队、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端能源智库;与中国华能集团共建海上风电与智慧能源系统联合实验室,建立海上风电中国标准;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学院和“高效清洁智能发电联合研究院”,推动能源电力行业“走出去”;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三峡华电智慧电站技术创新中心”,顺利实现首台套落地乌兰察布,为服务国家发展和能源电力创新作出了新的积极贡献。

几代华电人的经历是华电60多年来峥嵘岁月的缩影,服务国家发展需求是华北电力大学始终的价值追求。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未来,华北电力大学将自觉担当,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不断努力,将自身建设为国家能源电力行业创新体系中具有活力的“创新基地”和“战略要地”,为新时代能源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华电智慧”和“华电方案”。(本刊记者 贾文颖)

来源:《神州学人》(2022年第10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