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农林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7 作者:罗黎敏 魏玲玲 宋丽丽 黄坚钦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培养农林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农林类高校的重要任务。农林类高校要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深挖制度育人价值,在产教深度融合育人体制机制、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和场景化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形成农林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范式。

[关键词]专业学位;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林类;培养路径

培养农林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科技和人才支撑,是涉农类高校承载的战略使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农林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农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结合专业学位教育特征和农林行业特质,农林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总体目标要求是培养具备丰厚的专业理论、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具备发散的创新思维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的英才,引领青年扎根农村,服务“三农”。

农林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林类高校在践行农林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战略使命中,需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牢牢把握新时代农林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三农”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因我国农林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不长,培养过程中还存在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要健全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是提升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我国已经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与传统农林类学术型学位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加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满足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对农林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农林院校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大多沿用以学科性学院培养为主的模式,学科化培养束缚未能有效破解。贯通培养链和农林产业链的耦合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体制欠缺,各方主体参与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由此导致培养链和产业链脱节,产教融合育人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成为影响农林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要系统形成“双能双师”导师队伍。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环节中,师资队伍的配备和完善是确保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实现的重要资源和条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导师团队既需要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又要在实践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将实践真知用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然而,当前农林高校“双能双师”导师队伍尚未系统形成,一是校内导师实践领域知识储备不够,对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足,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趋同。多数导师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缺乏,实践创新指导能力弱,下沉“三农”普遍不够。二是“双能双师”导师队伍的系统化建设路径缺乏,校内导师的培养和校外兼职导师的遴选、认定、培训等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三是校内外双导师适配度低,双方职责划分不够清晰明确,校内外导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和机制缺乏,难以形成培养合力。

教学资源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应高度契合。课程、教材、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关键支撑要素。教学资源的建设,首先要契合农林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面向“三农”职业需求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农林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在教学资源建设上的差异,开展精准的、个性化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应以走出学校参与生产实践为导向,但是,从当前农林类专业学位教学资源构建现状看,一方面,表现在课程体系构建逻辑学科本位化,与“三农”需求脱节,教学方法与学硕形异神同,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另一方面,体现在满足产教融合开展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不足,实践环节大多流于形式,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锻炼缺乏,“三农”情感教育乏力,毕业研究生社会适应性和创新能力不高。

科技特派员制度及其育人功能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推动我国“三农”发展的重大制度安排。目前,全国90%的县市区均已覆盖科技特派员制度,来自高校和院所的百万名科技特派员长期活跃在农业农村一线,展开了一场面向“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波澜壮阔的客观世界改造活动。科技特派员成为党的“三农”政策宣传队、农业科技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领头羊和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人才、科技系统性和组织化下沉乡村服务“三农”的同时,展现了其独特的育人功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践特性又使其育人功能大放光芒。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了主客体改造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科技特派员为主体,“三农”现实为客体,主体推进客体发展,对客体进行了日新月异的改造,促进了“三农”高质量发展,极大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与此同时,改造与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主客体转换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时刻发生着客体反作用于主体,推进主体改造。“三农”发展为科技特派员提出了现实命题和科学问题,科技特派员在解决“三农”实际问题中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厚植了“三农”情感,推动其思想、认识、理论、方法和技术得到进一步改造提升。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智育、体育和生产劳动结合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和载体。

科技特派员制度直面“三农”一线,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实践是主客体改造的实现路径。科技特派员科技推广在农村,科学研究在农村,生产劳动在农村,切实解决我国“三农”发展的具体问题,是人才与科技结合,在农业农村一线开展的一场生动实践。实践性促使科技特派员制度释放其深刻的育人功能,并产生持久、强烈的穿透力和内生力。

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农林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路径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强调:“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科技特派员制度内含的育人价值及其实践性特征,与农林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要求有着高度的吻合性。

1.构建多主体育人共同体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并争取社会各界对大学的广泛支持。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学校首创以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内核的小康学院育人共同体。小康学院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特性,首先将高校、政府和企业进行链接,实现科技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基于科技特派员与专业学位导师的结合特性,引入科技特派员师生团队,进而实现人才链、科技链和产业链的三链耦合,创建多主体利益相关的育人共同体,该共同体以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学前认知、课程教学和科研实践在小康学院全过程融入,汇聚各方优势,形成了“产业更获利、政府更有为、学校更受益、师生更发展”多主体协同的育人独特优势。

小康学院管理和运行以“产业出题、政府助题、师生解题”为指导思想,实行理事会制度,理事会下设管理委员会,并设置项目管理、教学管理、质量评估、学生管理四个工作模块,由高校研究生院指派专职人员对相关事务进行指导和管理。理事会由高校、政府、企业、导师等代表组成,主要就产业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学位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进行遴选、论证和评价。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协调解决师生团队在小康学院学习、科研期间遇到的困难。各主体各司其职,从体制机制上,保障政企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2.创建科技特派员专业学位导师队伍

导师制是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普遍采用的制度,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发展并不断完善,我国也采用研究生教育导师负责的培养模式。科技特派员导师兼具科技特派员和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双重属性,其下沉、实践等内在属性,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要求完美契合。农业科技特派员扎根“三农”一线,直接服务“三农”发展,具有丰富的产教融合特征,遴选一批学术水平高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导师,是实现特派员制度育人价值的关键切入点。浙江农林大学率先构建了“国家—省级—地市县—学校”四级科技特派员体系,并制定了农林类专业学位导师要求有1年及以上科技特派员工作经历、省级以上优秀科技特派员直接认定为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拥有省级及以上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导师可直接分配农林专硕研究生招生指标等相关政策,解决了农林专业学位导师“谁来干”最合适的问题。

为构建一支双师型农林科技特派员导师队伍,激发导师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内生动力,须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浙江农林大学建立了以服务产业需求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实现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等效评价,定期开展特派员项目绩效评估、社会影响力评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教师个人年终业绩考核范畴,作为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的重要依据。职称评聘时,特派员经历可替代国外访学经历,重大服务项目可替代国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以此鼓励科技特派员师生团队安心入驻小康学院,服务“三农”发展,解决科技特派员“想干”专业学位导师的问题。

3.建设农林场景化的教学资源

就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而言,除指导教师以外的主要教学资源为课程、案例、基地、项目及经费投入等要素。教学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配给逻辑,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学位的实践特性,要求高校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配置中,打破常规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化逻辑,构建以需求为导向,满足解决实际问题对知识和能力需求为目标的资源配置逻辑。

依循特派员科技活动建设情景化课程。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环节融入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活动,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以“三农”问题为“情”,“三农”领域为“景”,开发“情”“景”型课程,构建契合“三农”需求和农林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实战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打破常规以知识分类作为课程配置的逻辑起点,建立以解决现实问题对知识的需求作为逻辑起点,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选课的课程配置机制,实践类课程内容占整个课程体系的70%以上,着重强调课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支撑度。科技特派员师生团在解决问题中,聚焦知识应用,提炼师生教学科研成果,开发教学典型案例,切实解决研究生课程难以支撑专业学位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长效、稳定和规范的实践基地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保证。科技特派员服务对象相对稳定,且有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以科研项目的形式加以资助,因此,依托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服务点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基地,实行项目制招生,能有效解决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基地难以长期实效化运行的问题。

4.构建多元多维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关键。质量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是质量评估的核心要素,对人才培养工作起到方向引领作用。质量评价的组织方式及关键阶段的检视与预警,对目标达成度有着同样重要的影响。

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育人成效评价,核心目标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通过评价和考核环节,调动多主体全过程参与育人的积极性,为多方协同搭建平台。具体做法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由单主体评价为主转向多主体评价。即由导师、学校为评价主体,向行业、政府、特派员导师、学生四评价主体转变;二是完善评价内容与方式。由学术能力评价为主,向知识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评价转变,构建品德、知识、能力、职业素养四维度的评价标准;三是由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并重转变。将研究生的工作日志、日常随笔等过程性考核纳入评价体系,开题、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关键考核评价由学院主导实施,形成评价和反馈闭环。

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人才下沉、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师生团在服务“三农”中,与农民同生产、同生活,扎根农业农村,浸润在“三农”实际场景,在乡村振兴广阔舞台中,提升服务“三农”本领,有效培植“一懂两爱”的“三农”情感,锤炼艰苦奋斗的劳动意志,促进其品格、能力、心理的全面发展,有效形成了农林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范式。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基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家制度、实践特性、科产教融合等制度优势加持下,展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具有极大的示范借鉴意义。

[本文为“乡村振兴视角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硕人才培养路径研究”(2022年度浙江省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罗黎敏 魏玲玲 宋丽丽 黄坚钦,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原载2023年第12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