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余闯)近日,由“青年成就”主办的第三届“育”见未来教师峰会在北京举办,峰会围绕“跨界推动创新思维培养”主题,邀请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等一起探讨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企业设计和扩大培训计划的速度,从现在到2027年,预计劳动者44%的核心技能都将被颠覆。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向明作“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建设和反思”主题报告,她通过层层递进的4个案例,探索如何构建具有自主管理、完整性、进化目的和跨界学习特征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她表示,要立足于成长的共同体,关注教师作为全人发展的完整性,而不仅仅是专业层面的自我。
“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体系内的组织,必须走出学校的围墙,去积极获取各种各样的资源。”谈及校企跨界合作,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魏戈表示,要积极推动共同成长的双向奔赴,杜绝耗竭资源的彼此消耗和无实质跨界的表面合作。“真正的合作,不是分工,是融合”,成为在场多位嘉宾的一致共识。
峰会还举办多个主题分享,为教师提供跨学段、跨学科、跨地域的深入探讨和学习机会,从课程体系建设、课堂实践、教师能力发展的深入交流,到聚焦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和面向全国校长开放的“建设学习型学校”主题工作坊,引导教育工作者科学看待学校管理,为教育优质发展发挥更大创造力。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