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如何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天津走出创新突破之路

发布时间:2023-07-21 作者: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普通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普通高中教育,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亟待破解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面临的挑战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新时代背景下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普通高中办学的同质化问题仍然存在;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灵活;三是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后劲不足。为此,需要进行三重变革,一是目标“重设”,更加聚焦学生自主发展、沟通合作、创新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是任务“重申”,兼顾升学准备和就业准备双重任务,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体系“重建”,从办学类型、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教育法治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化建设,建构适应时代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党和国家从高考综合改革、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育人方式改革、评价改革、办学活力激发等方面作出顶层设计,为新时代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天津市在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强调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处理好多样化与有特色的关系。“多样化”是从区域角度而言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下的管理模式多样化、课程体系多样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等。“有特色”发展是从学校角度而言的特征,主要针对的是学校发展的同质化,包括两个层次:特色项目、特色学校。多样化与有特色发展密切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各司其职,使普通高中从分层发展转向分类发展,构成区域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二是处理好“育分”与“育人”的关系。破除“唯升学论”“唯分数论”顽瘴痼疾,发展素质教育,拓展“育人”视野,从单一考试转向综合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处理好自身发展与辐射带动的关系。学校自身发展是实现区域优质发展的前提条件,辐射带动是促进区域全面优质的重要途径。处理好自身发展与辐射带动的关系,关键在“强自身”,把“我”的发展变成“我们”的发展。

二、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思路

天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坚持精准施策、分类培养、注重过程、协同推进,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强内涵、促多样”,强化教育资源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一是注重项目推动,强化分阶段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项目推动,历经标准化、特色化、多样化三个发展阶段,先后实施普通高中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特色高中建设工程、“品牌高中”建设工程及“强校工程”等七项工程,持续破解普通高中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核心问题。

二是注重特色定位,强化“分层+分类”发展。坚持“强内涵、促多样”,既注重科学的顶层设计,制定具有指导性、方向性的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推动学校由分层发展向“分层+分类”发展转型;又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强化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因校制宜推进改革,增强学校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努力实现错位发展、有特色发展、多样化发展。

三是注重协同推进,强化捆绑式发展。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以“品牌高中”建设项目为引领,以“强校工程”为托底,以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新教材为主线,以变革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为手段,将“品牌高中”建设项目培育学校与“强校工程”项目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捆绑式考核;将“强校工程”与“优质资源辐射引领项目”、“津门三杰”支持计划、“未来教育家”行动计划等项目有机结合、协同推进,带动全市普通高中整体高质量协同发展。

四是注重过程指导,强化可持续稳步发展。牢固树立过程重于结果的改革理念,建立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专家指导组和教研部门定期联合视导机制,加强对区域、学校改革的全程跟踪指导与管理服务,全面掌握改革的实施情况,针对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学校及时、主动应对,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平稳有序推进。

三、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与突破

(一)以项目引领破解核心问题

天津普通高中改革发展大致经历了标准化建设、特色化建设和多样化建设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实施若干重点项目来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1.标准化建设阶段

一是实施示范性高中建设工程。20世纪末,为了让更多孩子都能够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天津全力推进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经过艰苦努力,投入近45亿元,51所示范性高中拔地而起,涌现出第二南开学校、杨村一中等一批知名优质高中,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是实施普通高中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2011年,印发《天津市普通高中现代化建设标准评估验收实施细则(2012-2015年)》,对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落实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师队伍、素质教育等四个方面提出100条标准要求。将普通高中建设的重点从集中力量建窗口学校转向“建好每一所学校”,累计投入55.5亿元,新建农村高中11所,改扩建75所,新增教学仪器设备210.3万台套,新增图书403万册,培训教师5.6万人次。不分区域、不分城乡,全市每一所普通高中都达到了现代化标准。

2.特色化建设阶段

一是实施特色高中建设工程。出台《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制定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分三批遴选建设50所示范效应显著的特色高中,天津一中的“理科实验”、实验中学的“科技创新”、崇化中学的“人文见长”、北师大天津附中的“技术立身”、杨柳青四中的“以美育人”以及复兴中学的“普职融合”等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五育”融合、文化育人、主体教育、普职融合五大类型,涌现一批科技高中、工程高中、人文高中、外语高中、艺术高中、体育高中,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实施普通高中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工程。出台《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建设方案》,制定《建设标准》《评估标准》,引领各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以构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为重点,遴选建设涵盖普通高中15个学科的54个学科特色课程基地。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建设,形成一批学科特色课程群,有效促进了学校特色办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利用杨柳青特色文化资源“以美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多样化建设阶段

一是实施“双新”实验区建设工程。在平稳有效推行与新高考相适应的“选课制”“走班制”教学管理改革基础上,2019年作为首批试点省份,天津全面高水平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第二南开学校、第二十一中学入选“双新”国家级示范区(校)。同时,又遴选建设了10个“双新”市级实验区和37所市级实验校。建立“天津市双新实验教研协作中心”,强化市、区、校三级教研联动。

二是实施“品牌高中”建设工程。为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升办学品质,天津相继出台《天津市“品牌高中”建设实施方案》《天津市“品牌高中”建设项目三年培育方案》《天津市“品牌高中”建设指南》。2021年,在全市遴选30所“品牌高中”项目培育学校,辐射带动全市普通高中整体质量提升。

三是实施普通高中“强校工程”。针对相对薄弱普通高中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和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天津出台《天津市普通高中“强校工程”实施方案》,2022年在全市遴选35所“强校工程”项目学校,制定项目学校补充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及教师,“津门三杰支持计划”入选校长、名教师结对帮扶等六个重点工作任务表。

总体来看,三个阶段是天津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路径,也构成了天津普通高中发展的图谱,呈现了鲜明的螺旋递进式特点。第一阶段由点及面,从注重示范性高中建设“点”上的突破,到强化每所学校标准化建设“面”上的提升,有效解决了全市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优化问题。第二阶段由表及里,从注重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硬件设施设备建设转型为注重质量提升和特色发展的内涵建设,有效推进了普通高中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和学校整体特色发展。第三阶段由特到优,由少数学校的特色发展和特色学科建设拓展为全市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有效促进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目前,天津市正在全力推进“品牌高中”建设工程和“强校工程”。

“品牌高中”建设不是仅盯“塔尖”上的少数学校,也不是示范性高中的翻版,而是通过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提升每一所高中的办学品质,凸显每一所高中的办学特色。基于实践探索,“品牌高中”需要具备四个要素。一是依法治校,严守底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做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严守办学底线和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典范。二是全面优质,引领高线。在学校治理机制、卓越师资队伍、优质课程体系、教与学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及智慧教育等方面全面提升办学品质和育人质量。三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根据学校的历史传承和办学实际,在办学思想、学校定位、学科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鲜明特色。四是示范引领,影响卓著。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和克服发展瓶颈等方面率先突破,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范式与成功经验。

“品牌高中”的建设路径要着力聚焦三个关键。一是聚焦“一个重心”,提升育人质量。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配置办学资源,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二是聚焦“一条主轴”,改革育人方式。采取自管自育、实践锤炼、主题推进和评价驱动等措施,帮助学生做管理的主人、教育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能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生活。三是聚焦“四大支柱”,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提升队伍素养,变革学校管理。

“强校工程”以“办好每一所普通高中、成就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为目标,通过健全普通高中提升发展保障机制,深化教育管理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完善学校特色发展支持政策等,持续激发35所项目学校的办学活力,全面提升相对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实现学校分类发展、错位发展。

“强校工程”建设有五条路径。一是健全教师补充激励机制,着力解决项目学校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缺员问题。二是提高教师队伍能力素养,实施“强校工程”项目学校校长、教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和影子培训计划,多渠道捆绑提升校长、教师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三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组织市、区两级教研员开展“手拉手”帮扶和蹲点式专业指导,做到学校100%覆盖、各学科教学指导100%覆盖。四是推进多样化有特色发展。通过对学校特色办学自主招生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指导学校从人文、科技、工程、艺术、体育、财经、法律以及普职融合等领域选定特色发展方向,构建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五是实施托管帮扶。统筹“品牌高中”建设项目培育学校与“强校工程”项目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捆绑式评估。

(二)聚焦重点领域促进改革落地

1.强化办学理念的时代创新。办学理念是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天津在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中,坚守正确价值观塑造、必备品格养成、关键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导向,把办学理念的时代创新作为学校顶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强化课程育人的体系重构。课程建设是内涵发展的关键、学校品质提升的关键。天津在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中,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构建体现多元开放、多层次、可选择的,具有学校特色、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同时,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构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体现时代要求、彰显天津特色“融得自然、讲得准确、听得起劲、做得到位”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出台中小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编纂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和特殊教育,覆盖语文、数学等全部国家课程的41个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3.强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再造。课堂教学的质量关系着学校的育人质量。天津在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发展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同时,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高校联合培养等多种培养途径,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强化教师队伍的能力锻造。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基础。天津在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强调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性。近年来,天津注重建设有梯队、有层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津门三杰”支持计划、“未来教育家”行动计划、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计划,培养了一批教育家型教师、校长;实施特级教师训练营计划、学科骨干教师领航工程,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实施新时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助力计划、“五个一百”骨干引领培训,培养了一批扎根乡村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

5.强化智慧教育的战略支撑。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天津在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中,依托智慧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校管理的现代化、精准化。在教学实践中,强化智能教室、自适应学习、学情智能诊断、智慧课堂评价等场景应用,改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体验性和启发性;通过信息跟踪挖掘、数字回溯分析、科学监测评价等描绘学生成长轨迹,力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比如,强调“优质资源为王”,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录制覆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两个学段,涵盖各学科章节知识体系的基础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同时开发一批素质拓展资源。强调“应用为王”,推动区域、学校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并依托和平区、河西区、武清区等智慧教育实验区,聚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数字课堂赋能育人方式变革”等主题连续举办五届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论坛。

6.强化学校治理的机制革新。天津在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强调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持续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比如,持续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在中小学率先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扩大学校人事工作自主权,完善学校领导任用制度,市教委直属学校自主设置内设机构,科学设置岗位;向南开中学、实验中学等学校下放教师副高级职称评审权,开展“乡村教师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改革、中小学教师聘后改革等;落实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以校为基本编制单位自主提出年度预算总额建议,对于学校自主执行已批复的预算,严禁额外设置审批程序;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自主权,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专题教育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构建良好基础教育生态。

党的二十大首次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对下一阶段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天津市将继续探索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创新之路,努力答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一要紧紧围绕育人目标,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及有效运用,切实破除“唯分数”的顽瘴痼疾;二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需求,科学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路径,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三要紧紧围绕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普职融合;四要紧紧围绕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实现教师角色转型及高中教与学的深度变革,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执笔:乔盛、龙祖胜、张伟、张军凤、李勇、刘晓婷

《人民教育》2023年第11期,原题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天津实践》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