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材建设笔谈② | 精心打造精品教材

发布时间:2023-09-12 作者:郝志军 来源:课程教材研究所

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要求,我们设置了“教材建设笔谈”专栏,旨在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教材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一起来看专家的观点——

图片

郝志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质量是教材的生命线,教材质量直接决定育人质量。不断提高教材质量,打造精品教材,一直我们教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高质量的教材才能承载起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使命,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和教育目标实现。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长远发展和未来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就教材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把“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建设作为高质量教材建设的重要方面,为加快形成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方向指引。

精品教材是彰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材的特征和要求就是“一坚持,五体现”,即:教材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教材建设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充分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充分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精品教材必须把正确的价值导向放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确保教材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育人目标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是教材建设必须坚持的灵魂和主线。把国家所倡导的价值观作为主流或主导的知识观念加以传播,这是教材的意识形态属性所决定的。在教材的规划、设计、编写、审核、出版、使用、研究等各环节,都要以此为思想保证和价值指引。

精品教材要彰显中国魂脉和世界文明新成果一方面,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材建设的“根”和“魂”、“灵”与“肉”,作为教材的丰富文化资源和精神食粮,传承好、发展好;另一方面,教材要立足国际学术学科前沿,精心选择和反映人类文明创造和社会科技进步新成果。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精品教材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教材应担负起支撑教育强国目标的重任,紧跟时代步伐,把抽象、复杂、学理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循序渐进、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知识体系,把科学知识、先进理念、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有美德、增智慧、明事理、强体魄、勤奋斗。

精品教材必须用心打造。这里的“用心”指的是教材建设需要用专注心、专研心、专业心去打造。正如《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体现强烈的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精品教材是高质量教材的优秀部分,是在教材体系中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适宜性的教材典范。

文章来源于课程教材研究所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