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10-20 作者:李文雷 彭聪 黄巍 刘剑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自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以来,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已逐步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创新,要坚持系统思维、精准施策、与时俱进的原则,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完善选培体系,健全制度保障。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组织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明确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高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不断增强离不开教师党支部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建设发展更离不开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与奋进。自2018年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来,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已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充分认清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探索的重大意义,探究模式创新的思路原则和实践路径。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探索的重大意义与经验成效

探索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着力把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进而在“双带头人”引领下形成党建和业务齐头并进、统筹发展的格局,对于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由此可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基层延伸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完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是促进教师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重要路径,是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全面形成“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优”的教师党员队伍的重要推动力。

二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培养一大批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培养“大先生”就一定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党组织作用的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为培育更多“大先生”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思想保障。

三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促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也是英才汇聚之地,更是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思想文化相互交锋的场域,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因此,积极探索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有利于发挥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头雁”作用,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交相辉映,深入联系和服务广大师生,从而切实提升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力、组织力、服务力、凝聚力、战斗力。

《实施意见》颁布后,全国各高校纷纷积极响应,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打造了“党务+业务”双融合学习交流平台。在学习平台方面,高校既组织党建培训,提高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思想理论和党务工作水平,又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教学科研和事业开拓水平。在交流平台方面,高校搭建“双带头人”走出校门开展交流学习的渠道和机制,鼓励“双带头人”带领支部与社会企事业单位支部结对子、促共建。涵育了一批“双带头人”先锋模范。各高校不断探索“双带头人”工作新模式,涌现出了一批“双带头人”先锋模范。教育部分两批在全国高校遴选出200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带动全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争当政治生活的“把关人”、教学科研的“带头人”、服务师生的“贴心人”、干事创业的“引路人”。探索“双带头人”特色工作法。高校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在工作中立足实际、谋求创新,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努力做到“提升思想,从业务层面出发;钻研业务,从思想层面入手”,形成了特色工作法。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造“双带头人”领航工程,让“党建+”发挥实效,“党建+思政”强化价值引领,助推理想信念教育;“党建+科研”强化产教融合,助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党建+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助推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兰州大学构建“支部+”党建品牌,推进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激活成长“双引擎”。

完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面临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深入推进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典型案例。但对标培育目标,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其一,“双带头人”选配过程中的标准有待健全。部分高校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方法不多、措施有限等问题。个别高校还没有制定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选配严格健全的标准,或是将标准停留于纸面,实际选配中出现走样。

其二,“双带头人”融合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能力有待加强。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融合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能力还存在不足。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既要对党建工作“驾轻就熟”,又要是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还要能将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效融合、相互促进,这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很高要求。

其三,“双带头人”推进支部工作提质增效的热情有待激发。近年来在《实施意见》指引下,大部分地区和高校出台了给予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在干事平台、发展空间、工作条件、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但由于部分高校的考核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影响了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支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分析发现,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认识层面,需要进一步凝聚价值认同。抓好“双带头人”的选配是深化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的重要前提,但部分高校的党组织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配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对“双带头人”的真正内涵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对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的价值意义的认识还稍显不足。二是在运行机制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做好“双带头人”,真正实现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需要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作为支撑。但有些高校尚未形成分层分类、精准完备的培养体系,缺乏把经常性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结合起来的管理和培训机制。部分高校“双带头人”后备人才长效培养机制有待健全,尚未形成能力培养、工作锻炼前置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梯队完备的良性循环。三是在制度设计层面,需要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实施意见》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作了很好的顶层设计,并明确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保障、狠抓责任落实。然而,部分高校还未完全形成与《实践意见》相配套的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规范、考核要求和激励政策,有的高校存在制度制定与制度执行相分离的情况,致使考核激励较难落地。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创新的思路原则与实践路径

202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提出“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党员学术带头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这对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代完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需要明确思路原则、找到实践路径,久久为功。推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实现上下联动,多方协调,一体推进。

第一,要坚持系统思维。宏观层面,要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基础上,将“双带头人”培育工作作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实抓细,同步加大工作督查和经验推广的力度。中观层面,高校要将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聘、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将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任职经历作为选拔处级干部的重要条件,要切实出台管理考核、评价激励等具体实施办法,使“双带头人”能进能出、能走能留、能上能下,注重从优秀“双带头人”中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形成“培育—使用—考核—表彰”工作闭环。微观层面,院系是“双带头人”模式构建的直接主体,院系要兑现“双带头人”的相关待遇,构建“党委领导—行政支持—系所协同—党员配合”的工作格局。

第二,要坚持精准施策。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创新要突出政治性,将政治标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穿“双带头人”培育工作的始终。要实现“双带头人”角色的有机统一,厘清“教师”与“党支书”的角色边界,强化支部书记的党建工作意识,消除个别支部书记存在的重学术轻党建的错误倾向。要实现党建带头与学术带头相结合,以党建带头引领学术带头,以学术带头促进党建带头;要实现组织要求与个人追求相结合,激发支部书记的内生动力,使“双带头人”成为个人的不懈追求;要注重价值引领与能力提升相结合,促进支部书记既肯干愿干,又善作善成。

第三,要坚持与时俱进。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创新要善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教学科研工作,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文章精神。支部书记带领支部对系所的学术工作把方向、保落实,促成支部与企业院所、研究机构等校内外党组织开展“党建+”合作。要结合学术需要开展支部建设,坚持教学科研重点工作在哪里,党小组就建到哪里;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是教学科研工作的战斗堡垒,形成党建和业务“双向融入”机制。要借助新媒体手段拓宽党支部建设载体,探索线上线下组织生活相结合的支部运行方式,探索在短视频平台开展思想引领和科普宣传,注重运用大数据开展调查研究等。

在以上原则指导下,高校要不断探寻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模式创新的实践路径,找到行之有效的举措。

一是要提升思想认识,凝聚价值认同“公约数”。高校党委和院系党组织要引导教师党支部书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渊源和时代需要中深刻领悟“双带头人”模式的重大意义,形成对“双带头人”培育的普遍认同。

二是要完善选培体系,形成选育工作“共同体”。高校要构建党委把关指导、院系班子和支委配合得力、党员师生广泛参与的“双带头人”选育工作“共同体”。在选拔环节,要强化政治把关,要考察师德师风、群众基础,既要避免论资排辈、轮流坐庄、抽签确定,又要避免恶性竞争、拉票贿选等违纪情况发生。要明确课堂教学质量、科研工作量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同时在选拔时也要避免“唯学术”倾向。在培育环节,将“双带头人”作为高校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组织、人事、教务、科研、院系等单位通力合作,从党建工作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培育体系,设立课程化、菜单式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注重通过专业认证、学科评估、“十四五”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培养锻炼支部书记。

三是要健全制度保障,实现目标引领“双循环”。高校要通过目标引领,明确“双带头人”的责权利,加强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履职过程的管理与监督,从进入组织选拔视野到正式到岗履责,再到奖优惩劣,切实建立起选拔任用、培养教育、考核评价、结果使用、待遇落实等关联配套的制度措施,努力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双循环”“双促进”。一方面,选拔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前要审慎考虑意向人选的党务工作水平和学术水准,担任支部书记后要加强党建实务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的跟踪培养,鼓励帮助支部书记成为党建工作“行家里手”的同时,实现职称提升、参与重大科研攻关、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等。另一方面,要设立荣誉激励机制,及时表彰工作表现优异、有突出贡献的“双带头人”,并畅通“双带头人”职务晋升通道,同时着力培养“双带头人”后备力量,在支委中重点培养政治过硬、业务突出、作风优良、严守纪律的接班人,形成人才梯队。

【作者:李文雷 彭聪 黄巍 刘剑尉】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原载2023年第9期《中国高等教育》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