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撤并小规模学校86所,初中学生全部集中到县城

甘肃天祝:布局“新赛道” 走宽优质均衡路

发布时间:2023-11-14 作者:尹晓军 张玉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打柴沟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赵小惠原就读于打柴沟镇上河东小学。一到冬天,就得早早从热炕头爬起来去上学,这是她每天最烦恼的事。

但今年冬天,她不仅没了起床的烦恼,还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在有暖气涌动的校园。“寄宿生活锻炼了我的自理能力,让我变得更自信了。”赵小惠开心地说。

原来,自去年开始,打柴沟镇将辖区内原上河东小学、金强驿小学等9所小规模学校并入寄宿制完全小学——打柴沟小学,全校学生由原来的200人增加至500人、教职工增加到53人。“通过布局调整,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解决了部分学生家长无法辅导孩子作业的难题,提升了学习效率。”打柴沟小学校长万毓成说。

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2012年以来,天祝县通过“撤、调、并、建”等四种方式,推动学校布局由“点多量小”向“集中优质”转变,累计撤并小规模学校86所,将7所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全部转移到县城集中就读,并合并天祝一中、天祝二中高中部,满足了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同时,在县城新设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幼儿园和实验小学、城关四小,并启动第六、第七幼儿园和城北区学校建设项目。经布局调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由2012年底的142所精简到78所,“城挤、镇弱、村空”和“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学校空间分布和容量配置更趋合理。

在此基础上,天祝全面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和聘任制度,健全“校内—片区(乡镇)内—县域内”教师有序流动的管理用人机制,通过双向选择、公开竞聘等方式聘用教职工2723名,选派44名骨干教师轮岗支教,有效解决了各校音、体、美、幼教、心理健康等教师紧缺的问题,为各年龄段、各专业教师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稳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陶晓理原是抓喜秀龙镇炭窑沟小学的美术教师,他既负责全校美术课,又负责少先队德育活动,还要承担两个年级数学课教学,每天忙得团团转。炭窑沟小学并入打柴沟小学后,陶晓理只负责美术课,在他的带动下,学校美术社团有模有样,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松山镇辖18个村和1个社区、78个村民小组,其中有9个移民村。2022年8月,松山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镇四至六年级学生全部集中到该校寄宿就读。目前,该校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3名,其中寄宿生180名,均来自松山镇德吉新村、达秀村、鞍子山村等多个移民点,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教育。

为让学生吃得健康、住得舒心、学得安心、玩得开心,松山学校专门选派8名有耐心、有责任心的教师负责寄宿生的生活管理和后勤服务。“这里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住宿条件优越,食堂饭菜可口,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该校五年级学生梅慧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天祝县教科局副局长王德忠介绍,通过推行县管校聘改革,盘活了教师资源和管理机制,激发了教师内生动力。各校将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选聘到教学一线,确保了开齐开足各类课程;把管理能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安排到生活后勤岗位上,确保了学生在校园内吃得好、住得好,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天祝还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组建25个“名师工作室”推进学校课堂教学变革,提升教育质量。目前,全县教师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学科覆盖率达到100%,网络直播、“三个课堂”、网络教研等已成为教育教学新常态。

此外,建立完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依托5个城乡小学教育集团和3个学前教育区域发展联盟,开展送教下乡、教师培训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城乡学校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交流融合,推进了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们紧盯中小学校布点散、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结合学情、教情、校情,乡村学校学生逐渐集中,义务教育阶段校均在校生由2012年的不足100人增加到了195人。”王德忠说。如今,各学校办学行为规范有序,教育教学体系日趋完善,课后服务内容进一步丰富,城乡教育资源更趋均衡,有力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张玉梅)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