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旭)日前,教育部就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实现全国各级学校AED设备全覆盖的建议”进行答复。答复称,学校作为人群密集的重点区域,做好校园急救设施设备的配置工作十分重要。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学校急救教育工作,并开展了与建议相关的一些工作。
答复表示,2021年以来,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21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在配备校园急救设施的相关建设任务中,要求试点校要参照相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配备足用、实用、适用的校园急救设施设备,鼓励有条件的试点学校逐步配备AED。
答复还提到,2008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安全应急与避险”等五个领域;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要树立安全避险意识,掌握常见突发事件和伤害的应急处置方法,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2021年,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健康为核心,培养应急救护能力。2021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构建分学段、一体化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系统设计教学标准、师资配备、评价体系、制度保障,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