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屏幕时代的亲子沟通:因爱而生,从规则而行

发布时间:2023-12-26 作者:廖艳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

今天的家庭与十几年前的家庭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人与屏幕“交流”的时间大大增加了,在三四十年前,中国家庭就已经开始与屏幕“打起了交道”,那时是电视,一家人或许还会围在一起,就某个节目展开一些讨论。在今天,家庭中的屏幕慢慢被手机和电脑所替代,电脑和手机都更个人化,每个人可以就自己关心的事情独享一块屏幕,人机互动日益频繁,这对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至少在亲子交流的时间上就有了明显的减少。现在即使是这种在时间上已经明显减少了的交流沟通,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当前亲子沟通普遍存在的问题

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孩子通过信息、观点、情感或态度的交流,增强情感联系、增进相互理解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今天,亲子沟通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1.沟通急剧减少,甚至有零沟通的状况。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等部门首次开展了一个涉及18万名中小学生和3万名教师的家庭教育状况大调查,所形成的报告中有一项调查显示:25.1%的四年级学生和21.8%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花时间与我谈心”,22.5%的四年级学生和21.2%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问我学校或班级发生的事情”。这说明,至少有两成的中小学生与父母几乎没有沟通。在零沟通状态下亲子之间倾向于表现出情绪冷漠和互不关心的心理。亲子沟通是达成家庭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如果亲子双方零沟通,那么将很难实现亲子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促进。

2.单向沟通变多。指亲子之间只有一方向另一方传递信息,不存在另一方向的信息传递。亲子沟通具有不平等性,常见的就是“霸道家长”对孩子的单向信息传递,这其实根本不叫沟通。不少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过多的行为约束是最主要的单向沟通问题。家长认为他们与孩子进行了围绕某一主题的交流,然而孩子通常认为这些对话是指导性甚至是命令性的单向沟通。单向沟通不会促进亲密的亲子关系,也不能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更难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反,亲子之间会更多出现矛盾和隔阂,阻碍孩子的正常成长。

3.有了更多的沟通错觉。这往往会出现在亲子发生矛盾的过程中,尤其是中学以后的孩子,比如亲子间的争吵,最典型的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叛逆表现时的亲子沟通状态。表面上看,在争吵的过程中双方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但其实亲子之间很多时候都是在各说各话,相互之间没有真正理解对方的动机、立场、目标和与自己的关系发展期望。社会心理学家霍尔沃森(Halvorson)把这种不良的沟通称之为“透明度错觉”。亲子沟通中,“透明度错觉”产生的误解往往是双向的:“当你抱怨对方并没有真正明白你的意思时,你可能同样没有明白对方在想什么。”理想状态是双方都需要退一步,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但在激烈的矛盾中,这很难实现。

二、亲子沟通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亲子沟通上的问题很多都与我们今天社会的一些特点紧密相关。

1.与屏幕互动的时间抢占了沟通时间。随着屏幕逐渐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屏幕时间(多指看手机和看电脑屏幕的时间)大大增加,以大学生为例,2021年其日均屏幕时间达8.6小时。亲子纷纷被屏幕吸引,这抢占了亲子沟通时间,使得亲子沟通时间不足。国内外针对屏幕时间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较长的屏幕时间与抑郁症、焦虑症的发生均存在正相关;屏幕时间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呈显着负相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幼儿屏幕时间越短。数字时代大家都紧握手机、紧盯屏幕,亲子沟通、社会交往、身体锻炼等活动远远不如屏幕五光十色般吸引人,因而都逐渐被忽略了,这导致了相应的亲子沟通问题、社会问题和身心健康等问题。

2.“学业挤压关爱”。今天教育的现状之一是“学业压迫关爱”,当今的父母多数都认为孩子需要有完备而亮丽的学历以应付未来的挑战,因此必须为未来做紧张的学科知识准备,而子女却没有意识到这有多重要,于是冲突就发生了。家长对孩子未来的焦虑阻碍了其做父母的重要使命——爱孩子,而爱的核心应该是体谅和理解,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孩子的感受,理解是亲子双方关系价值升华的关键因素,而对孩子未来的焦虑往往会让家长无暇去体谅和理解孩子,孩子的现实能力水平有多高、孩子是不是有困难等都不重要了,家长只能从功利的角度去强调让孩子达成学业目标,这时的沟通模式难免就会成了单向式、指令式的,往往孩子没有多少机会表达自己。

3.“孩子是不完备的人”的传统观念也让沟通变成了单向式。很多家长依旧觉得孩子天生很弱,经验和知识不足,按照成年人的标准来看,孩子就是一种不完备、有缺陷的人,因此他们将亲子关系看成从属关系。这是一种纵向关系,家长会认为孩子是需要管理、指导、教育、命令的对象,在封建社会这是一种很流行的观念。但在今天,这肯定会导致亲子之间的斗争,导致亲子之间沟通上的一系列问题。科技的蓬勃发展导致社会的巨大变革,当今社会已经进入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亲子关系面临重大转变,家长的传统权威和知识权威面临着解体。“后喻文化时代”的亲子关系是横向的关系,孩子需要合作的对象,甚至需要学习的对象。“后喻文化时代”的孩子具有更强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具有较鲜明的反叛精神。与之相适应的良好亲子沟通是开放式的,亲子双方能自由地交流信息、表达情感;家长与孩子应该形成发展团队,鼓励真实、支持创新、容忍挫折,共同成长。

三、改善亲子沟通的策略

基于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接下来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探寻改善亲子沟通的策略。

(一)亲子沟通的基本理念——爱与规则

1971年,鲍姆令德提出了教养方式的理论,他指出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爱和规则。爱指父母对孩子接受与爱的程度以及对其需求的敏感程度;规则指父母应该对孩子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达到这些标准。根据这两个维度,鲍姆令德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

图1:鲍姆令德的教养方式理论

在这里,权威型父母即高关爱、高规则的类型,他们“理性、严格、关爱、民主和耐心”,最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并能够让孩子有所成就。对父母智慧的检验标准就是同时驾驭两种对立的行为准则——既爱又讲求规则,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运转自如地在两种准则间切换。父母要驾驭好爱与规则这两大维度,做一个温暖坚定的父母:所谓温暖,是不带条件的深情;所谓坚定,是不带敌意的坚持不动摇。

爱与规则是需要动态切换的,举个例子来说明。初三的女儿总是拖拉,晚上6∶30要去画画,好半天都在磨蹭,6∶20还没准备好,而妈妈一催,女儿就急,接下来的交流就愉快不了,也很可能会发生争吵。这种情况显然就是规则不足,这时家长就需要强调孩子的规则意识,妈妈可以对女儿平心静气地说:“画画是你的事情,我只是协助你而已。我们的规则是几点出发你说了算,到了约定的时间,我等你两分钟,过时不候。两分钟之后,怎么去我就不负责了。”要让真实的规则意识深入孩子的内心,甚至可以适当迟到一两次,让孩子自己承受迟到的后果,以明确规则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以后每次画画的出发时间都由女儿决定,她要主动提醒并负责催促父母开始行程,而父母只是被动配合。这便是一次不错的规则意识教育。

那么,又该如何去爱孩子呢?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就是要给孩子能量,让孩子强大起来。那么,怎么给孩子能量呢?“教育=80%陪伴+20%促进”。亲子依恋主要通过陪伴来建立,陪伴是爱最直观的表达。没有付出充分陪伴的父母,不知道孩子的“痛点”“痒点”在哪里,不了解儿童、青少年的话语和文化,从哪里去促进他、给他能量呢?只能是隔岸观花、隔靴搔痒罢了。所罗门通过研究提出了“反向指导”的概念,事实上父母似乎更应该经常模仿孩子,而不是反过来让孩子模仿父母。父母通过“80%的陪伴”来了解孩子,并向孩子学习,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他,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促进他,给他能量。从这个角度讲,还是可以印证爱的本质之一就是理解。

(二)爱与规则的沟通具体该如何进行

父母与子女间的沟通也可以大致分成表达爱与表达原则两大类。表达爱的沟通有很多方式,包括诉说表达,用行动表达,通过肢体动作表达,用实物传送心意表达……用语言沟通的方式直接表达爱是很常见的一种,对孩子做得好的行为作出及时表扬和赞美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给孩子生命能量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1.关于赞美的经典句式和背后的原则。为了“给他能量”,父母经常要对孩子进行鼓励,鼓励的一个经典句式是:“我看到你在……方面做得非常好,你是怎么做到的?”犹记得女儿小学三年级时我听了一节她班上的公开课,回家路上我对女儿说:“我看到今天在英语课上,你发言的时候声音底气很足,一点也不怯场,你是怎么做到的?”单纯地夸奖成绩是最简单的,但并不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多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在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同时,赞美孩子的努力过程,在努力付出与取得成绩之间建立起桥梁,这是孩子一生的心理财富。上面的句式通过反问让孩子自己发现努力与成绩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努力的过程,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积极而有价值的赞美方式。父母要时刻记得,赞美是孩子最好的生命推进剂,但要赞美努力的过程,赞美孩子的精神和付出,不要一味地赞美能力、天赋,除非那是客观事实,而且也要做到适可而止。不要仅仅赞美成绩,还要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是好成绩的源泉。

2.对孩子错误的批评,重点就是“就事论事”。如果说赞美是一种与孩子感同身受的共情,是一种爱的表达,那批评就是要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遵从规则的沟通,让他们做得更好。批评的目的绝不是让孩子感到失落,更不是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从此失去信心,因此批评一定要充满正能量。批评作为一次揭示孩子缺点的沟通,要达到充满正能量,就要尽可能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和动机。具体沟通时,一定要从积极的一面开始,如果孩子在犯错的背后有什么隐情,也一定要给机会让孩子先讲出来,如果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也一定要给予原谅和理解。想要批评,必须先做好切合实际的表扬,这是批评的必要程序,只有对孩子表达了最大的理解与共情,后面的批评孩子才能听得进去。而对于沟通过程中的批评部分,要严厉、坚定而有原则,不能退让,让孩子知道其严肃性,但也一定要控制好范围、程度,要就事论事,不能上纲上线,最要不得的就是因为一个局部的错误而全盘否定孩子的能力、人格和所有的努力。而沟通的最后一定要给孩子指出努力的方向,还要给孩子信心,让他们有积极改错的心理动机,好的批评能使孩子的上进心更强烈。如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有相当的难度,父母还要表达出愿意陪在孩子身边、坚持支持他们的态度。

(三)亲子沟通的具体建议和技巧

1.定时沟通。为了保证亲子沟通的量,定时沟通是必要的,即每周保有一定时间量进行亲子沟通;沟通内容可以事先系统设计,也可以随机进行。采用中性或偏积极、开放的句式,比如最近学校里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儿吗?最近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儿吗?你的好朋友欣欣在做什么?请家长不要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地问:“这周考试了吗?考了多少分啊?”这种压迫感让孩子内心狂喊“又来了”,并闭紧了嘴巴,不愿意与你沟通。为了提升亲子沟通的质,沟通应该在美好、开放、平等、尊重的氛围中进行,这样亲子双方才能畅所欲言,达到有效的沟通。

2.学会倾听。亲子之间的爱可以是具象的,倾听、陪伴都是爱的呈现。倾听行为指的是能全身心聆听对方的表达。倾听不仅指听取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非语言的行为,如动作、表情、声音(音量大小、语音高低、音速快慢等);不仅如此,还需要有适当的反应,表示听了并且听懂了。倾听的要点是:安静下来,以开放的态度投入到对方语言描绘的世界中;倾听反馈的经典句式是:“嗯,好有趣,我还想知道更多细节”“嗯,详细给我讲讲是怎么回事儿”;该句式伴随着适时点头、眼神关注、身体微微前倾时效果最佳。学会倾听表现为:全神贯注,不打断对方讲话,不作价值判断,努力体验对方的感受,及时给予语言和非语言反馈。

3.及时共情。共情指感受别人感受的能力,阿德勒将共情转化为一种通俗的比喻——“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子里”。当父母把脚放到孩子的鞋子里,就会明白孩子的深切感受,就会发现:家里最忙碌的人是谁?是初三或高三的这个孩子,这个最忙碌的人一年来写光了多少支笔、写满了多少本练习簿?共情不仅表现在对叙述内容实质的完整把握上,还表现在对其感受的准确体验上。

4.不可缺少的平常日子的陪伴以及更不可缺少的特殊时光。生活是琐碎的,父母要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孩子,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父母的充分陪伴是孩子安全感的由来之一,也会让他们学会在平凡的日子如何维持一颗平常心。当然,生活也需要一些特殊时光和孩子一起感受浪漫,体验不凡。特殊时光是亲子间不同于常规生活的活动,有助于修复亲子关系。这可以是某天晚上和孩子突发奇想,一起骑车去湖边兜风,并顺便在回程的路边小店吃上一支冰激凌;也可以是一场酝酿许久的长途旅行。让日子有小小的不同凡响,会收获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5.多用中性词。父母在评价孩子的时候,要少用贬义词,多用中性词,最好是偏一点褒义的词。如果周末六岁的孩子玩乐高玩了一下午,妈妈说:“我看到你今天一直在玩,作业怎么办啊?”“玩”这个词偏贬义,孩子听了不高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换成中性词妈妈可以说:“在乐高上,你已经工作了2小时,接下来你想做什么呀?”受到妈妈“工作”一词的肯定,孩子心情要好得多,在这个氛围中才可能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我所期望的亲子沟通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如果要给本文起一个副标题的话,应该叫“温柔的力量”。当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温柔、中性、强硬的态度都能够对孩子的行为起到作用,但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将会从幼年崇拜父母走向怀疑父母;孩子会从“爸爸好厉害,妈妈好漂亮”这个粉红泡泡中清醒过来,他们终将发现真相:爸爸妈妈好普通,讲的总是老一套。因此,作为父母,不如早早就学习温柔的力量,提升软实力,及早用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沟通,早早就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也是平常人,但父母和你一样,都在努力和付出。

詹姆斯·马奇在《经验的疆界》中诠释了智慧的两个要素:有效地适应环境,优雅地诠释经验。为人父母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新奇旅程,人生没有彩排,场场都是现场直播,愿匆忙上台的父母能够有效适应孩子成长这一新环境,并优雅地诠释亲子沟通的经验。为人父母是我们一生的事业,亲子双方都需要提升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并发展出健康成熟的心理特质,即既具有共情能力、懂得温柔、有耐心、会与家庭成员表达爱的感受,又能坚守规则、善于学习和提升自己、有所追求。

(廖艳华 作者系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

《人民教育》2023年第20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