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根植中华 行至世界

​ ——长沙市实验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24-01-26 作者:邹璐 甘双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11日起施行。湖南省长沙市实验小学一直以来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的种子植入学生心灵深处,引导学生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整合重构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在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长沙市实验小学在国家课程融合重构、校本课程守正创新这两方面下功夫。

立足国家课程,深挖教材里的育人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小学阶段的思政教材主要是《道德与法治》。学校配齐专职教师,成立思政教研组,由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担任教研大组长。每学期初由学校思政组统筹、各学科联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备课”,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国家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与重构。横向上,各年级主任与思政教研组牵头,根据本学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科教师根据相关主题充分挖掘本学段本学科教材内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将课目一一罗列出来,最后综合进行整体课程重构与教学计划安排。纵向上,由各学科主任牵头,先学习了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的爱国主义教育八大基本内容,然后梳理出本学科各学段教材中与之相关的教材内容,确定每个主题的梯度目标,最终制定出整体的教学计划并实施。

学校通过思政大备课,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各学科课程联动机制。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的重构与融合,充分挖掘了国家课程中所蕴含的育人内容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构建爱国主义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统一的育人机制。

结合学情、校情,自主开发校本育人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作为小学生,对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等思想意识层面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的应当体现在学习、生活的各项细小行为和习惯当中。学校通过自主研发一系列校本育人课程,将思想观念提升转化为行为习惯训练,坚持情感培育和规范行为相结合。

指向习惯与品德的敦品课程。我们将小学生需要养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按照内容划分为一个个小的序列课程,课程内容既包含班级活动课教学又包含学生具体行为指导的视频资料,还包括学生习惯训练策略。经过多年实践积累,学校形成了班级养成教育课程、中华礼仪之美课程、青荷心育课程、一年级适应性课程等6项主题课程。

指向思考力与学习力的励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还要从提高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理解力入手。通过阅读大量红色经典作品,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得到了提升,对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的理解更加深入,面对一些损害党的领导、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就能有正确的立场。学校的励学课程包含大阅读课程、“思政+思辨”课程、德育学堂课程等。比如,大阅读课程研发了一套有梯度的大阅读循环课程,每个学段的阅读地图中有爱国主义主题板块的专属内容。学校还集结了国内近200所学校、企事业单位成立“和阅联盟”,共同开展阅读推广,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浸润。

“思政+思辨”课程中,教师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选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典型观点,设计正反两方面辩题,让学生通过辩论、印证、讨论、交流、体验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多年实践中,学校总结了五大辩论主题、42个典型辩题。如“保护世界遗产,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苦难和辉煌哪个更能补充小学生的红色营养?”“建设文化强国,重在发扬传统还是融入世界?”等,以此对应新课标要求,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感受人民军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以思辨能力培养为抓手,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指向传承与文化的立志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学校致力于传统文化教育,打造荷韵传统文化课程,比如湘绣、茶艺、陶艺、古琴、礼仪、武术等,在研习传统艺术与技术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还结合地方传统文化和学校百年发展历史文化打造校史课程。学生利用假期深入档案馆、地方志编纂处、博物馆等了解学校发展史,在了解校史的过程中感受长沙的百年变迁,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家乡、学校的巨大变化。学校还邀请学生参与校史馆建设,撰写红领巾讲解员解说词,每学期新生入学,所有学生、家长都要走进校史馆接受校史课程的教育和熏陶。

指向自主与实践的成才课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深化理论诠释,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又要强调实践育人,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活动中。学校的成才课程包含社会实践课程、HE趣课程”、“荷乐行走课程”。比如,“荷乐行走课程”中“追寻革命先烈足迹”系列活动,学生以小队或者中队为单位走进杨开慧故居、任弼时纪念馆、长沙市党史陈列馆、贺龙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带着出发前布置的探究任务主动参与实践学习,回来后自主进行总结汇报,在多元化的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融合创新活动,彰显活动育人特色

活动是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学校精心设计,充分挖掘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的活动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

活动开展重融合。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各项日常活动紧密融合,在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班队活动、社团展示、春秋研学等日常活动中有计划地进行整体设计和安排,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

比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思政教育活动中,学校组织学生制作表白手绘墙,引导学生用原创小诗向祖国表白;全校师生拍摄合唱快闪;举行“童心诵祖国”专场音乐会;组织学生读故事读绘本;举行“童阅经典致敬祖国”读书会成果展示。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舞台上的思政课。在写写画画、唱唱跳跳中,艺术的快乐拨动着孩子的心弦,润泽学生的爱国之心。

活动设计重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为思政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学校创新新媒体语境下的思政课。比如疫情期间开展的“敬英雄爱英雄”线上队会,学生开展线上小队会,每个人都当小主播,从收集素材到线上分享,小主播们个个热情高涨;在“童心战役”云队课上邀请援鄂医生爸爸现场连线跟学生互动、邀请新冠肺炎治疗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和学生一起探讨高科技医疗。学校的校园电视台、法治教育情景剧小课堂等都在尝试采用课堂、网络、实践三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各部门共同参与、多元素展现,将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让孩子们真正爱上思政课。

家校社联动,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场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创造学校教育小环境,又要营造社会大氛围,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依托“家和学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夯实爱国主义教育之“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爱国主义教育之“基”在家庭。学校依托“家和学院”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指导家长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家和学院”是学校全新升级的家长学校。每学期推出各类线上线下课程,其中爱国主义课程设置有两个来源:一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同步的课程体系,比如“好少年习党史”“校史馆讲解”“国旗下成长”等课程;二是优秀家长和学校共同打造的爱国主义课程,比如依托家长资源,打造“致敬最美志愿者”“我听将军爷爷讲故事”“崇德向善,知行合一”等课程。

实施馆校共建,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学校在丰富教育资源供给,凝聚爱国主义教育之力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学校积极依法依规统筹协调、主动争取各方面支持,充分运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文化场馆等资源开展丰富的馆校共建活动。

学校与湖南省美术馆、省地质博物馆、长沙市图书馆、雷锋纪念馆、刘少奇纪念馆、长沙音乐厅等多所场馆开展馆校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共同开发爱国主义课程。在“红领巾飘起来”“争做小雷锋”“红领巾书管家”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生充分吸收爱国主义精神,体会为社会服务的快乐,实现了课堂内外同步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长沙市实验小学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牢记初心和使命,厚植家国情怀,培养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实验小学)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