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马丹代表:完善中国特色美育体系 提升学校美育育人功能

发布时间:2024-03-04 作者:梁丹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为有效开展美育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2023年年底,教育部印发《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决定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

“美育浸润行动不是孤立的、单向的活动,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在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体卫艺站正高级教师马丹看来,现阶段,我国美育体系还存在不足,比如注重技能培养,忽略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区域差异明显,边疆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未得到有力彰显等。 

从课程上看,马丹表示,当前,美育课程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此外,美育课程评价体系较为简单,主要依据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美育素养。 

马丹呼吁,创新美育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具有审美素养和创造力的人才,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对此,马丹建议,一是加强美育资源数字化。她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美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美育资源表现形态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美术教学资源可以实现电子化、数字化,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此外,还可以开发智慧美育平台,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画像,强化个性定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成长方案,深化育人成效。

“要着力提升美育教师数字化素养,开展行业背景、技术前瞻、实践应用等相关的教育培训,强化课题研究能力,调动教师主动投入美育资源平台建设。”马丹说。 

二是加强实践活动保障。马丹表示,要促进课程设计与教学场景改造融合发展,沉浸式开展美育教育,助力学生多元发展。此外,要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校引进校外社会资源,满足开展美育教学和实践的多样化需求。 

马丹特别指出,要在民族地区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聘请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教师,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等,开展民族特色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三是实现浸润渠道多样化。马丹认为,学校应该将美育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外,要探索跨学科整合,将艺术与文化和其他学科领域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性、交叉性的教育模式。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