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金葆康代表:根据人工智能时代需求调整大学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4-03-07 作者:杨文轶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杨文轶)“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方式、方法在满足这一需求上存在一些不足。”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金葆康建议,改革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

金葆康发现,大学的教学模式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对创新、实践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充分关注,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需求。同时,因为实践机会不足,学生缺乏与实际行业相结合的实习和实训机会,导致他们在毕业后可能面临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技术水平,更是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跨学科的综合素养。”金葆康表示,大学人才培养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金葆康建议:一要促进跨学科学习与交流,引入更多跨学科课程,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学生跨学科的思考方式;二要强化实践教学,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引入实际项目和案例,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和创业活动;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专门课程,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业孵化和导师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四要持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引入前沿知识和新兴领域,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完善在线学习平台,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