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宾果机器人给我们上课啦!

发布时间:2024-03-21 作者:王双平 尹晓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双平 记者 尹晓军)“各位同学好,我是宾果机器人,我来自清华大学。非常高兴能来到文昌小学,和同学们同上一节课。”“宾果,宾果,我每到考试的时候特别紧张,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吗?”“紧张是正常的,但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深呼吸、放松身体、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这些都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近日,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文昌小学的学术报告厅,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宾果智能高级讲师王建红带来了一节特别的示范观摩课。讲台上,机器人的自我介绍迅速点燃了课堂激情,经过一番学生和机器人的互动热场,以“教师+机器人助教”的双师课堂模式正式“登场”。

这节课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第七课——《语音信号》。

“同学们,你们谁能让我发出一百四十五的声音?”在王建红的引导下,同学们现场分析播放数字声音的需求,找出了一、四、五、百、十的数据,按照一百四十五的顺序,通过平板电脑下达指令,宾果机器人果然发出了一百四十五的声音。

小试成功,同学们高兴地跳了起来。机器人告诉大家,人工智能课程要和同学们共同来探索,将学到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程序设计这三个学科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成项目实践,提升自身素养。

“人工智能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效率,推动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改革,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范式”。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专家王龙在课后教学点评中认为,AI将推动课堂场景从人际转向“人际+人机”。

据了解,2023年,韬奋基金会“韬奋基金会新时代智慧助学革命老区万里行专项基金”携手“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并创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铺设人工智能设备与课程。“会宁县是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也是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纪念。”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我们将依托‘清华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技术及优质教育资源,在未来几年,努力实现所有中小学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普及。”会宁县教育局局长张贵荣表示,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促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普惠化、均衡化和高质量发展。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