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发展新质生产力,留学人员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24-04-16 作者:苗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2024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此前,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未来,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改革完善,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相关领域留学人员及华人华侨等国际化人才归国或来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随着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数字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加快从土地、劳动和资本向知识、数据和人才转变。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涌现出来。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人才外流的大国,“人才逆差”导致我国多领域多类人才紧缺,尤其是国际化人才不足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我们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但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和人才储备还远远不够,很多领域急需一批站在最前沿、具有创新眼光与引领意识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要打造世界科技强国,也必须拥有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能力,能够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留学是培育国际化创新人才的核心途径

2024年2月29日,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2023-2024)》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全球留学仍然保持增长势头,中国依然是最大留学生源国,海外留学正在稳步恢复,留学仍是我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未来中国留学事业将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新阶段,传统留学目的地的留学人数趋于稳定,新的留学目的地不断形成,留学专业选择仍以STEM领域为主,小众留学将成为新潮流。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参与全球化事务越来越多,留学人员环流趋势日渐明显。

当前,我国正进入深入参与全球化的历史新阶段,留学仍然是我国高层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途径,是培养具有先进理念、国际视野和掌握尖端科学技术等各方面人才的必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留学和人才工作,把留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是我国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为广大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和为国服务提供有力保障,搭建广阔舞台。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2023-2024)》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留学人员累计超过800万人,如加上港澳台地区的海外留学人员,中国的留学人员总数将超过1000万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超过600万,成为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我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层次国际化创新人才重要的成长渠道。

海归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人才资源

近年来,在新冠疫情及国际关系变化等因素的推动下,留学人员回国潮涌起。2019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58.03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6.09万人,增长11.73%;2020年留学回国发展人数首次超过出国留学人数,2021年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00万,留学人员回流呈明显加速趋势。

海归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全方位的。有媒体曾进行过“海归为中国带来什么”的大型调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认可海归带回了先进的科技和知识。与此同时,调查发现,海归的影响远不止体现在科学技术上,他们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管理理念及国际化思维,具有的国际视野,都是加速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促进国民思维前沿化、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因素。此外,海归正在帮助国家打造一批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他们大多熟悉东西方文化和国际游戏规则,是中国走向国际化的先锋力量,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是中国连接世界的强有力纽带,也是中国和世界打交道的最好的生力军。

留学回国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投身于科教文卫领域,他们积极参与发展战略制定,引领新兴学科建设,投身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缩短了中国科研与世界的差距,为我国的科技进步、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和科技人才的培养等作出了卓越贡献。例如,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有21人是海归学者。2023年新晋两院院士中,57.9%有海外留学背景,其中,81.4%的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39.2%的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拥有海外留学经历。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23年,70%以上的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40%的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70%以上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和大部分三甲医院院长,都是留学回国人员。

留学回国人员在国家科技战略的制定与有效执行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搭建起一大批不同于国内传统体制的新型科研平台,推动中国基础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实现了领先世界的科研突破。留学回国的专家学者为中国高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世界最前沿的学科与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治学方法,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提升科研水平的需求更加迫切,留学人员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带来新机遇

首先,新质生产力相关政策日益完善,对留学人员来说意味着创新创业新机遇。留学人员曾是中国创业大潮中高新技术与新经济的主流,对推动中国当代创业大潮的兴起和全社会重视创业文化氛围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完善的留学人员创业政策为广大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扫清了障碍,形成了对留学人才回国创业的联动支持,使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并逐步与国际接轨。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巨大的市场前景与创业政策、环境的优化将成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重要助推器。

其次,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新动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新质生产力重点提及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生命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10多个产业领域。从基础理论研究到技术突破创新,从科技成果转化到技术商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诸多领域仍需要一个探索创新与实践碰撞的过程,这些都为留学人员的留学专业及行业领域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再次,在加强自主创新、防范地缘政治风险的同时,也要注重开展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际社会“拉钩挂链”。在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西方不断围堵打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与机构,对中国“脱钩断链”。对此,我们要把握好海外人才“回流”机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要避免被排除在全球科技创新规则体系之外。深度开展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有助于我国加快科技进步,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最后,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要尊重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培育科技创新文化高地,创造释放国际创新能量的创新文化生态,推进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长期的情感培养,努力做到“服务到人、情谊感人、待遇招人、事业留人”。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建设好创新人才服务平台,细化落实保障措施,优化创新人才培育与评价体系,让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真正愿意来、留得下、能干事。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弘扬留学报国传统,爱国为民,自信自强,开拓奋进,开放包容,投身创新创业创造时代洪流,助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人生华章。”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时代呼唤留学人员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作者 苗绿系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秘书长)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4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