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雒军刚等: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教育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4-04-23 作者:雒军刚 尹晓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

以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5G和Internet(物联网、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1] 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价值与潜力日益凸显。今天的数字技术不再局限于教授知识,已越来越深入广泛应用于发掘学生潜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在线教学期间,全学段、全覆盖的在线教学推动了数字教学资源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方式广泛实时共享,为数字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常态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开启了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的新纪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教育数字化”,从国家层面对推进教育数字化进行了安排部署。当前,中小学教育要落实教育数字化,推动数字教学内容和资源库建设,推动教师数字素养和数字化能力培养,推动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以数字赋能教育教学评价;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数字化浪潮,以数字思维更新育人理念,以数字技术构建教学新模式,以迭代思维创新教学方式,打造教育教学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弥合教育数字鸿沟,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教育的实践

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实践主要围绕数字教学、数字管理和数字评价等方面展开。总的来说,数字技术可以通过电子教材、在线教育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高质量学习资源;可以通过虚拟课堂、远程教育等,实现双向互动教学;可以通过数字化评价工具,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更精准的评价;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学校、教师、学生的系统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在师生实际应用中,数字技术主要用于教学资源的获取制作、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学生学习的支持辅助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制作各种教学资源,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多维度学习。

(一)提高教师教学的感染力。从课堂教学角度,利用数字技术可以使教师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所需的教学资料,从而建构多维立体的教学资源库,教师不是简单地将知识内容包装成教学“命令”,而是以文字、图片、视频、游戏、交互动画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场景来帮助学习者建构认知。另外,依托数字技术还开辟了教与学的新通道,在数字技术支撑下的互动互联学习环境中,呈现出协作知识创造的教学新形态,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视觉呈现、灵动的交互交流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提高课堂吸引力。从教学管理角度,教师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动态评估,比如根据即时的学情评估对教学过程、进度进行更精准的调整,提高教与学适配度。

(二)拓展学生学习的广泛性。数字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数字技术,学生身在课堂却可以进行多样化学习活动,比如通过互动式学习平台进行在线练习,通过模拟实验软件学习科学实验方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课外实践,还可以实现校内外学习者同步上课、做题、交流互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数字时空中有更多平台和机会发掘更多的知识。又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就是将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方式实现更广泛的共享,助力构建国家级在线学习共同体,也有力保障了教育公平。

(三)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数字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很多方面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首先,数字技术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游戏等形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其次,数字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情并给予适当帮助。最后,使用如电子笔记、课程管理系统、在线讨论区等数字化学习工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交流。总的来说,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助力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和有趣,从而促进学习效果提升。

二、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教育的现实困境

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效显著,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推动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教师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意识还不强,数字技术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数字教育的接受度有差异,数字素养还需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适应数字技术更新换代的要求。

(一)教师数字素养影响数字技术作用的发挥。数字技术作用的发挥对于使用者的数字素养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于教师有较高要求。以某省L县为例,45岁以上中小学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5.28%。相对来说,这部分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比较欠缺,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同时,也不习惯使用数字技术手段对学生学习和教学进行评价分析,这是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学生对数字技术接受程度不均衡。某省L县乡村中小学学生人数占该县中小学学生总数的31.11%。调研发现,乡村中小学学生数字素养整体偏弱,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多以基本技能为主,缺乏交流协作、信息素养等内容的延伸以及在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效引领。

(三)基础设施不适应数字技术的升级换代。学校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是应用的基础。调研显示,乡村中小学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更新进度滞后,直接影响着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发挥。

三、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教育的对策

中小学校如何更好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亟须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学校数字化水平等,整体提升师生数字素养。

(一)增强教师的数字素养。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提出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一是提升数字化意识。培养数字思维,顺应数字时代新业态,以开放心态迎接数字化、掌握数字新技能。比如理解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中的价值,认识数字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战胜教育数字化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信心与决心。二是提高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了解一些必要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比如,一些常见的数字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常用的数字技术工具等,基于系统化的知识逻辑打破学科、学段界限,以数字技术辅助建立知识图谱;基于学习者感知特点,以AR和VR等超现实方式呈现知识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现实场景中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和感知,让学习方式变得更形象、具体和真实。三是增强数字化应用能力。比如,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设计,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组织管理教学活动,借助数字技术对教学过程开展实时分析和可视化评价,使用录播系统采集高质量、全过程教师行为数据,利用声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行为进行准确识别和分析,还可以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评价结果以文字、图表、雷达图、仪表盘等更加直观、易于理解的可视化方式呈现,帮助教师赋能教学评价,开展学情诊断分析,进行教学反思。同时,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等。

(二)积极提升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学校、家庭与社会应携手帮助学生学会利用数字技术支持学习,积极提升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一是增强学生有效利用数字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多媒体技术、搜索技术、人工智能等。二是培养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如数字技术提供了海量的在线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额外的学习机会。三是培养学生实现智能化学习的能力,比如语音提醒、智能学习规划等个性化学习服务、自适应学习资源、智能化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科学、高效,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加快数字化资源建设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要全方位调动、配置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教育治理发生创新性变革,推动教育数字化步入快速发展期。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如统筹配置数字化基础设施,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推进精品课程、实验平台等数字资源共享,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二是充分开拓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拓展构建各种新型教育环境和形态。三是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特性,如发挥其时空延展性特点,搭建远程教学等在线学习平台,延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广泛度;发挥其即时性特点,帮助教师实施即时测试和评估等。四是借助数字技术赋能知识创造和传播方式创新,通过社交网络、在线问答社区等新的知识生成和交流模式,激活每个学习者的能量,使得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能够参与创造知识。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及未来一个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方向。数字技术通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深化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等方式,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数字技术并不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万能药”,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素养依然是教学实践中的关键因素,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总的来说,数字技术是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的有力工具,在恰当的使用下能够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助手,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机会。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肃省中小学党的建设研究课题“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党建工作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SZXX2022A30)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江晓军.数字技术赋能相对贫困治理逻辑与路径[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68-75.

[2] 郑巍. 5G主要应用场景思考[J]. 信息通讯,20182):261-262.

[作者雒军刚系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尹晓军系甘肃教育社(中国教育报刊社甘肃记者站)记者]

《人民教育》2024年第3-4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