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筑牢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之基

发布时间:2024-04-26 作者:《中国民族教育》记者 徐杨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身心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关爱留守儿童等。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深切关怀,也彰显了社会各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

体魄强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全国两会期间,“小眼镜”“小胖墩”等学生身体健康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当前,由于学习压力较大、体育锻炼缺乏等原因,导致学生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问题突出,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此,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要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着力解决学生“小眼镜”“小胖墩”和心理健康问题。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体育是根基。教育部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作出了明确规定。代表委员也呼吁各地各校应不折不扣地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的刚性要求,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坚持开齐开足开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持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心素质,离不开“健康第一”这一理念前提。

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有利的校园环境。“让孩子走出教室,到阳光下运动,对改善视力、体态与心理健康、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愿望。一方面,学校应严格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并提供体育活动场地。有代表委员指出,要严格落实每天上下午各30分钟大课间活动,持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另一方面,也有代表委员指出要重视儿童青少年用眼健康,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学习特点,规范、控制课堂和作业使用电子屏幕时间。教育无小事,这些具体而微的建议,以小见大,体现了学校、社会、家长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

以体强心,加强学生体育精神、意志品质的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仅从心理上解决,身心共育才是解决之道。众所周知,体育运动促进大脑释放的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能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调节情绪状态。可以说,体育既能强体也能强心。同时,体育也为挫折教育、磨难教育、成长教育提供了载体和空间,能够对青少年的精神意志带来积极影响。有代表委员指出,通过体育锻炼,青少年能磨炼出健康体魄、健全人格,提升规则意识与抗压能力,学会如何面对胜负和坎坷。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体育与德育、行为习惯教育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教学、竞赛和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团结合作、不畏挫折、勇攀高峰的精神。

心理健康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

只有身体发展好了,心理健康才有发展的根基。除了增强学生体质外,代表委员尤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峻且具有隐蔽性,问题成因复杂。同时,存在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配备相对缺乏等问题。因此,代表委员建议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因机理综合研究为基础,以开展广泛的社会科普、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为先,以全社会积极预防为主、以学校心理健康体系建设为辅,并建设心理疾病监测网络与治疗应急机制,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综合治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患于未然”。第一,以学校为主体,定期开展未成年人心理知识普及,帮助未成年人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学会如何应对挫折,如何解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遇到学业困难如何寻求帮助等,进而提高情绪调节能力,把挫折教育落实到学校育人的全过程。第二,改革课后服务工作,加大中小学实践课时比重,拓展社会实践、假期游学、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等活动载体,让青少年在与大自然融入互动中调适自我,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第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提前摸排、监测,在每年的学生体检中增加抑郁症体检项目,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预防筛查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干预处置。第四,倡导全社会形成全面发展的育人共识,缓解学生、家长、教师的焦虑情绪。通过建构良好的社会关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能够让学生收获足够的安全感与主体意识。第五,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教会家长和教师辨别孩子在成长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并正确应对。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多方合作共治。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学校一方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医院等多方合作共治。目前,中小学校发现、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程度不高,后续办法较少。因此,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需加强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打破壁垒,逐渐形成学校、医院、家庭、社区之间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代表委员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由学校牵头,建立“家—校—医”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测管理体系,确保相关信息的顺畅沟通。二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干预机制,重点关注特殊时点、场所、群体,不断优化“家校社政”全链条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三是由教育部门牵头,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推动“家校社政”特殊学生情况互明、机制互动、危机互帮。以此建立多部门联合、医教体融合、家校社协同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维度。同时,代表委员还建议逐步完善青少年抑郁疾病数据库,为下一步制定政策和防治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为专业人员开展研究提供方便。

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素养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也是教师职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最有可能早期识别出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掌握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具备识别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多部门共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系统性干预。同时,推进教师职前职后心理健康培训一体化、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以及专业心理辅导与学科教师心理指导一体化建设。建立全方位教师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和全员心理健康指导机制,全方位提升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形成“全域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质朴又深沉的期待。以体强心,融合育心,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共同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共识,更需要多方协力。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4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