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核工业卫生学校:精心打造护理人才摇篮

发布时间:2024-05-24 作者:陈文静 谭尔豪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正因为有学校的悉心培养,才让我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核工业卫生学校学生徐密密获得了湖南省“楚怡杯”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护理技能赛项一等奖,有感而发。徐密密坦言,在备赛集训时,学校安排她去医院进行实景训练,同时还安排了医院的资深护士做相关指导,这段见习经历培养了她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5个月后,徐密密和同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护理技能赛项中斩获二等奖。目前,她被免试保送至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这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育人质量的缩影。”学校校长廖红伍告诉记者,依托南华大学医疗群的优势和与南华医院同源同址的特点,学校与南华医院建立了“院校一体、前院后校、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特色办学模式,深入对接医药行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在现有护理和药剂两个湖南省特色专业群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全方位实现“医教融合,协同育人”。

“学校一贯注重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得益于‘前院后校’的办学模式,我们可随时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去南华医院相关科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条件十分便利。除此之外,第二学年的专业见习和第三年为期八个月的专业实习使得学生的专业基础更扎实,因此我们的学生备受用人单位欢迎。”廖红伍表示。

除了“硬件”的融合,学校在“软文化”中也不断追求统一。学校将“核工业”精神与南华医院文化有机结合,提炼出体现医者仁心的“核卫”核心价值观——“仁爱、精技、修身、进取”的校训、“博学善教、立德树人”的教风、“勤学苦练、至善至美”的学风。在此基础上,又以李时珍悬壶济世、执着探索、严谨细致的精神和南丁格尔的人道主义和救死扶伤精神为基石,熔炼出“时珍文化”和“提灯文化”,并将之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来,形成了独特的“核卫文化”。

如今,走进校园,以校训、南丁格尔誓言、李时珍图像为主要内容的百米文化浮雕墙映入眼帘。漫步校园,李时珍雕像、《本草纲目》石模和“感恩之心”文化石静立在“时珍广场”,与往来其间的“白衣天使”们相映成辉。

深化产教融合,狠抓文化内涵建设,为学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报名热度上。据悉,2022年,学校招生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约为5:1。2023年,这一比例达到7:1,生源省份扩大到8个,最远生源地为辽宁。近两年,报考学校的高分考生比例大幅上涨,学校平均录取分数均高出原定录取线一百多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陈文静 通讯员 谭尔豪)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