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第一中心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和教师一起,在厨房做丝瓜鸡蛋汤。值得...">
首页>检索页>当前

厦门市翔安区内厝第一中心幼儿园:打造“田园式”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4-05-24 作者:熊杰 洪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最近,厦门市翔安区内第一中心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和教师一起,在厨房做丝瓜鸡蛋汤。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丝瓜是由孩子们和教师一起种植,一起采摘的。

厦门市翔安区内第一中心幼儿园被称为“田中央幼儿园”,这里四面都被田地包围,幼儿园有近700平方米的种植基地。孩子们在这里上幼儿园,每天可以种蔬菜、昆虫、玩泥巴,尽情享受田园之乐。

幼儿园就地取材,开设田园课程,其中包括:农耕育、自然探索、木工建造、科学制作、艺术启蒙五个方面。其中,农耕食育是让孩子们和教师一起,种植稻谷、蔬菜、瓜果。在这个过程中,从播种到收成,最后进入厨房做成食品,都有孩子参与。幼儿园还教孩子们制作翔安本地特色食品,如闽南薄饼、海蛎煎等。

在自然探索方面,教师让孩子们理解阳光、空气与植物生长的关系,特别是重点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在手工建造方面,教师带领孩子们玩泥巴、土房子、制作各种浇灌器、堆肥箱等。在科学制作方面,教师让孩子了解沉浮的原理,并一起制作风向标。在艺术启蒙方面,教师除了带着孩子们在田地间写生,还引导孩子们将树叶、小草、野花拼成各种图画。教师还尝试让孩子们在石头上作画,实现让艺术与自然相链接。

在一次大雨之后,中班的孩子们对于田间草地上的“小洞洞”很感兴趣。教师第一时间抓住他们的兴趣点,生成一节关于“小洞洞与动物”的科学课。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洞洞有的大、有的小?”“里面住着什么小动物呢?”“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小动物出来呢?”教师通过引导,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动物的居住环境,最终生成了中班科学课《小动物的家》。

第一中心幼儿园教师彭燕秋在执教公开课《鸽子的新家》时,先组织孩子观察鸽子笼,让他们知道鸽子要住在哪里。最后,教师引导孩子通过观察、思考,并与他人合作,来改造鸽子的“家”。这些让孩子体验到探究与合作的快乐。

现在,内第一中心幼儿园还依托课题《自然教育理念下班本化课程建构与实施研究》,来进行课程开发。教师们一起探讨将大自然中的教育资源融入到本游戏化课程中,将主题活动、区域游戏、种养殖活动、体育游戏、节日活动、亲子活动等有机融合,逐步建构形式多样的“田间乐”园本特色课程。(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熊杰 通讯员 洪乖)

图一.JPG

学生在挖红薯 熊杰 摄

图二.JPG

学生在菜地里采摘 熊杰 摄

图四.JPG

学生在田地间写生 熊杰 摄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