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小气球本来应该飞向远方,却因迷茫而暂时留在地面……白色的灯塔指引着回家的路,给寻找方向的孩子们温暖与支持。”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际,记者见到了画“灯塔”的东华女孩——徐昊熹。
“创作疗愈漫画的初心源自于自己的经历,我曾经因为升学和人际关系而焦虑和迷茫。”作为东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徐昊熹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创立了“灯塔疗愈工作室”,带来了一系列温馨治愈的心理IP与相关漫画作品。
“如何爱自己?”漫画故事《小气球与灯塔的治愈之旅》通过充满童趣的“小气球”和“灯塔”讲述着一个个疗愈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源于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困惑,一经发布就得到大家的喜爱。
“淋过雨,总想帮别人撑把伞。”在徐昊熹看来,艺术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对心灵的抚慰,带给人们温暖与力量。
“博主,你真的治愈到我了,我学会与自己和解了。”类似这样的留言有很多,也更加坚定了徐昊熹创作的信心,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在评论区里大家还会互相鼓励、支持,在这个小小的场域中实现了大家的共同“疗愈”。
“来自身边同学的‘懂得’和‘抚慰’常常是直入心田、非常治愈的,同学们结合自己专业所学,创作演绎出全新的表达方式,主动去启迪、帮助、温暖身边的同学,非常可贵和有价值。”东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曹宁宁说。
在学校老师的牵线与支持下,徐昊熹还以她的毕业设计为起点,在学校延安路校区周边的纺大小区举办了面向老年人的曼陀罗冥想绘画工作坊,走进社区开展数十场不同主题的绘画疗愈活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任朝霞 通讯员 王宇)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