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学校探索

发布时间:2024-06-19 作者:李红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那黄小学作为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民族地区学校,一直全力探索如何推进科学教育发展,围绕“双减”以后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实效。

立足乡土播撒科学火种,激发学生科学热情

学校前身是良庆镇那黄小学,始建于1951年。后来随着五象新区的开发建设,改制为城区教育局直属的城市公办小学。2020年,基于学校历史文化基因,我们围绕“那”字对学校的文化进行了重新建构,确立了“生态田园,向阳花开”的办学理念。田园是花开的根基,生态是成长的样态,为了让教育回归一种本真的状态,学校根据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挖掘“那”即“田”的文化,设计了“田园花开”课程。

基于上述基础,学校开展“那”文化下如何推进新时代科学教育的发展探索。为了保障科学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在校内建设了20多个实践基地并已投入使用,如:稻田基地、“校花”种植基地、悦耕生态园、中草药园、“发酵屋”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充分挖掘周边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走出教室,开展系列科学探究活动。现阶段已经取得不少成果,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科技实践活动,主要是学校教师带领学生测试本地土壤中的酸碱度,有助于学生了解乡土pH值,进而了解校园各类基地植物的特性及栽培技巧,知道哪一块土地适合种植什么样的植物。在此实践探索基础上,我们还带领科学研究兴趣小组走进社区、走到村民中去,结合那黄乡土的土壤分析报告,向村民们开展科学种植的科普活动。此项实践活动荣获了第37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

随着科技教育的蓬勃开展,学校培养出一大批具备科技特长的师生。近年来,全校喜获市级奖100余项,城区级奖200余项。目前已有多名师生获科技大赛荣誉证书,并多次获得自治区级和市级奖项。2023年,学校参与的南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知水善用”及“守护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我们在行动”均获得二等奖。围绕学校文化,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系列行走课堂实践活动,如国防科技教育行走课堂活动、园博园系列主题行走课堂活动、石埠牛奶厂系列主题行走课堂活动、高峰森林公园观察植物及航天科技行走课堂等,许多成果已经形成作品集。

科学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充分发挥科学教育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科技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升华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自立自强的能力,我们让孩子结合课内外,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科学热情。

搭建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塑造科学教育新动能、新优势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学校为学生搭建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科学实践活动,开展科普、研学等科学主题活动,积极塑造科学教育新动能、新优势。

积极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为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科学创新精神,学校利用科普资源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助推“双减”工作。2018年9月29日,学校举办第一届校园科技节,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每一届科技节,学校都认真筹备、扎实开展。2018年10月29日,学校开展“广西科技馆科普活动进校园”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走近科学、触摸科学。2021年11月10日,利用全国科普日契机,南宁市良庆区活动暨绿城科普大行动和第九届广西青少年科学节良庆区活动在我们学校成功举办;2023年3月19日,部分学生到南宁市良庆区中小学五象汽车研学基地研学,激发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除此之外,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创造、动手、动脑的乐趣,并将科技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形成的严谨求实和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应用到日常学习中去。与此同时,把祖国的蓝天梦、航天梦根植在每一朵向阳花的血液里。

主动开展科学教育主题式研学。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增长科学见闻,学校于2023年11月组织全体学生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以科学教育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一年级全体师生赴南宁市良凤江森林公园开展“走进大自然,感受生命之美”户外研学活动,开启一堂别开生面的自然课堂;二年级全体师生赴南宁市凤凰谷,开启“探寻竹林密境 感受‘竹’够自然”的研学之旅;三年级全体师生到广西药用植物园开展“探百草之乡 扬中医文化”的研学活动;四年级全体师生前往广西高峰森林公园,开启科普教育特色森林的研学旅程;五年级全体师生来到原乡聚落·高峰,开启探寻茶文化的研学之旅;六年级全体师生共同奔赴广西蓝盔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开启重走长征路的系列活动。这样分年级进行的研学活动,根据每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更加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使科学教育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加强奖励评价机制建设,实现科学教育常规化

加强评价机制建设是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和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深入发展,学校加强奖励评价机制的建设,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建立科学教育成果展示平台。学校定期举办科学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既让学生受益,又让教师更直观地了解每个学生在科学学习上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以便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科学成果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帮助教师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促进其专业发展。展示平台的建立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也成为家长了解学校科学教育情况的窗口,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科学教育成果的展示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鼓励师生共同参与科学探索和创新活动。

设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通过定期测试和考试来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实验室操作、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小发明、小制作,并根据其创新性、实用性进行评价。建立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机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贡献和表现,以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在小组合作项目中,我们还通过对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参与度和贡献度等内容的考量,进行小组合作评价。在科学教育中,我们也积极引导教师观察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好奇心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探索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持续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达成形成性评价。通过知识评价、科学项目展示等形式,综合评价学生在一个学期或一个项目中的总体表现。目前,学校已经建立了常态化的科技小论文撰写机制,鼓励学生在参与科学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撰写科技小论文,记录他们的发现和思考。学校每年定期组织科技小论文比赛,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并给予相应奖励和表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引入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多元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出专业评价;家长可以从学生在家的学习态度、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给出评价;邀请科学家、工程师等社会专业人士参与评价,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和专业建议。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评价正在我校科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学校邀请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科学教育的评价工作,他们的专业意见和建议将对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建立激励和反馈机制。一方面,学校对科学教育优秀教师进行奖励。例如,设立“优秀科学教师”荣誉称号,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并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如参加高级研修班、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另一方面,学校对科学教育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目前,学校已经开展“科技之星”评选活动,通过设立“科技之星”奖项,对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评选标准包括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程度、科学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可以树立科学教育的典范,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学习和实践。对于在科学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都给予奖学金、荣誉证书等奖励。对于科学教育的学习结果,学校会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定期对评价机制进行审查和调整,比如:定期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对评价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确保评价机制的公正性、有效性和时效性。

学校有效地建立起科学教育的奖励评价机制,促进科学教育的常规化和深入发展。这将为学生打开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科学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刻理解基础科学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时代意蕴,努力形成新时代下基础科学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学校在“那”文化的统摄下,既立足于科技自立自强目标推进科创与科普两翼发展,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家精神和科学教育加法为理论、价值观和实践支撑,打造校内外多主体协同体系与多场域共建机制,推进具有那黄特色、立足本土实践的基础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那黄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吴绍芬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6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