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北部的一栋写字楼内传出洪亮而整齐的汉语诵读声。原来,这是宁波得力集团印尼分公司当地员工的汉语培训现场,授课老师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对外汉语教师傅晓炜。
这次培训吸引了38名员工到场参加,同时还有30多名员工通过线上实时课程参与学习。经过前期的认真调研和精心设计,傅老师从基础发音入手,侧重于听说及认读能力的培养,结合得力公司的产品和学员的销售业务需求,重点教授与中文数字及价格相关的内容,并通过“数字游戏”和“问价格”等问答互动环节,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参与积极性。
据傅晓炜介绍,为企业海外员工开展中文培训课程是浙江工商职院拓展境外合作渠道、服务中资企业海外发展的举措之一。“很高兴能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等工作略尽绵力。”傅晓炜说。
事实上,浙江工商职院像傅晓炜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该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唐必潇便是其中的一位。
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唐必潇老师都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他每天“泡”在高温难耐的车间里,穿梭于轰鸣的机器之间,从编程到调试,从故障排除到效率优化,还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难题攻关,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为企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协助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有一天夜里9点多,唐必潇接到了企业负责人打来的求助电话。原来,因工人操作失误导致一批次加工零件被接收单位退回,而企业师傅加急设计的一个修复工装,加工耗时和合格率均无法满足交付要求。得知消息后,唐必潇立即动身前往现场,经过分析判断与工具验证重新设计了一套方案,将每件加工耗时缩短至约2分钟,合格率提升为90%,最终帮助企业赶在次日清晨6点多完成返工,并在约定时间正常交货,避免了一次批量报废事故。
在唐必潇看来,赴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实践,不仅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服务企业,同时能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我们此行是想商讨一下如何有效打破实务部门与研究机构、税务机关与高校之间的壁垒,共同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暑假期间,该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主任王双苗及专业教师杨琪赴宁波市鄞州区税务局和税务学会,就校地合作工作进行对接。
“怎样以省部级科研基地为依托凝练‘雁群’式科研队伍?”“如何加强专业与校外企业的沟通与对接?”……双方进行了详细洽谈,并清单式确立专精特新企业的走访安排,达成双师基地共建意向。
作为“旅店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团队的负责人,为旅游和酒店行业的从业者做培训的熊国铭老师;以教师和律师的双重身份做线上直播、开视频会议,面向各类群体进行法律知识推广传播、解析答疑服务的李国旗老师……据悉,2024年暑假期间,浙江工商职院共有381名专任教师申请实践锻炼,深入基层开展各类社会服务。
“暑期不仅是学校师生学习充电的好时期,更是学校全年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希望广大教师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做到理实结合、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诠释职教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全力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高职强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浙江工商职院党委书记史习明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姚敏明)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