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跟着时代走,握紧学生手——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第二中学思政教师祁建丽

发布时间:2024-09-06 作者:赵柏暄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无论多累,她的脊背始终挺得笔直”。

在学生与同事心中,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第二中学思政教师祁建丽是一个几乎不会疲惫的“超人”。站上讲台三十四年,她不仅是学问深厚的思政课教师,更是学生亲爱的“老妈”,心里有啥困惑,成长中有啥烦恼,学生总爱找她说道说道。“传道授业解惑”,简单的六个字,是祁老师终生追求的高远目标,更是她执教生涯的真实写照。

亲爱的“老妈”

成为老师是因为理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则考验信念。

在锡林郭勒盟第二中学,祁建丽连续当了21年班主任。

她熬过一个又一个零下35℃的寒冬,又走过一个又一个零上35℃的酷暑,每天早上6点半,她都会准时出现在操场上,带着学生一起跑操。“许多孩子一开始都会有抵触情绪,有的孩子甚至为了不跑早操想要退学”,祁建丽笑着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他们自己能感受到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的变化。短短两年之后,这个在入学运动会上排名末位的班级竟一跃成为年级第一。

“祁老师对学生的好,那真是没话说。”同事赵国庆说。

下班后,祁建丽习惯去食堂转转,看看孩子们有没有好好吃饭,她发现小敏(化名)因为家中经济条件拮据,总是选择一些更便宜的饭菜。为了帮助小敏顺利完成学业,祁老师一路资助她直至高三毕业,上大学后,也经常在经济上给予她帮助,成为她的坚实后盾。

“我们拍毕业照的时候,全班同学一起做了一个条幅,上边儿写着‘老妈您辛苦了’”小敏说。“现在我已经参加工作,在做人做事的各个层面,我都深深受益于祁老师的言传身教,碰到什么难题,我仍然会和祁老师交流,希望能听听老师的建议。”

小敏并不是个例,在学生心中,祁建丽早已如同“老妈”一般,亲切、温暖,让人安心。

“时髦”的“老祁”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祁建丽在课堂上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具‘代入感’,我总是选择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开展教学。”

党的二十大代表廷·巴特尔是祁建丽课堂上的“常客”,在近50年的工作与生活历程中,他为守护草原生态环境倾尽全力,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从他的故事里,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意义。”祁建丽说。

祁建丽先后参与、指导、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级课题1项、自治区级课题4项,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基础教育校本科研拔尖人才、内蒙古自治区中学政治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她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向前走,潜心琢磨如何将AIGC巧妙地运用到学校思政课当中。“随着科技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也需要学习如何从庞大的教学数据库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资源,再进行本土化的加工和制作”。

多年来,祁建丽所研究出的“议题式活动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等教学方法,总结出的“思想政治主观题答题方法”和“时政述评”等作业考评模式,已经在锡林郭勒盟和内蒙古自治区全面推广使用。

可敬的“老大”

年轻时,祁建丽是教学能手,如今的她则把更多精力用在了“排兵布阵”上。

思政名师工作室成立之初,她便提出了“品德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团队教育主张,组织成员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学习交流活动,选派成员外出研修,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线上线下培训交流活动,将工作室编织成了教师成长的“大摇篮”。与此同时,祁建丽还承担起锡林郭勒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精品课例征集和集体备课活动,带领团队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机制和教改共研机制……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这是祁建丽始终坚持的职业操守,更是她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准则,在她的引领带动下,十几位名师工作室成员踊跃开展教研活动,三年来,工作室开展线下支教50余次,跑遍了锡林郭勒盟13个旗县的中小学,全盟范围内学术交流的热情亦空前高涨。

祁建丽依托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掘锡林郭勒盟本土资源,积极组织师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和“舞台思政课”。

“在过往三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只是守住了一名共产党员和教师的本分”。未来,祁建丽同她的学生们,将始终坚守在这片土地上,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特约通讯员 赵柏暄)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