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临近教师节,安徽省铜陵金榔中学90后教师何淼近来异常忙碌,除了开学各项事件的安排之外,他还格外牵挂着铜陵金榔行知学堂的孩子们。
在“行知学堂”里,何淼有着多重的身份。他不仅是金榔行知学堂的校外指导教师,更是行知学堂“小先生”们的老学长。2014年,从合肥师范学院毕业的他,放弃了都市更好的发展机会,回到家乡,扎根乡村教育,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坚定地回到大山去
“行知学堂”实践活动是合肥师范学院打造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品牌项目。该校学子践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小先生制”教学方法,化身“小先生”深入乡村举办公益学堂。
今年是铜陵金榔行知学堂开办的第4年,多年来,学堂创新社团化教学模式,开设经典诵读、童心绘梦等兴趣社团,为小学员们提供铜都文化、艺术鉴赏等特色课程服务。
“暑期留守儿童无处可去、无人看管,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小先生”的到来极大地丰富了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
2013年是合肥师范学院全面开展“行知学堂”实践活动的第一年,正值大三的何淼带着独属于20岁的蓬勃与朝气,心怀着青年人的抱负与理想,毅然投入了那年学校组织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暨“行知学堂”活动。作为学生会主席的他,组织开办了肥西山南行知学堂,虽然没有前期的经验,但依然圆满地完成了“行知学堂”的开办,深受当地政府家长好评,何淼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与光荣,“行知”的种子在青年的心里悄悄发芽,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
2014年,品学兼优的何淼正值毕业,面对众多发展前景更好的职位邀约,他做出了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他说“我从大山走来,我应该回到大山。那里的孩子们需要我。”
十年坚守,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毕业后,何淼如愿回到家乡铜陵,成为金榔中学的一名老师。
金榔中学是铜陵较偏远的一所农村初中,四面环山。“人们常说的‘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贴切的。”何淼介绍。
十年来,行知精神和“爱满天下 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始终激励着何淼不断投身家乡教育事业。他不仅潜心教学,更关心关爱学生,开办晚间托管,线上线下陪伴留守儿童。因为长期扎根乡村教育,如今的他已经成为铜陵金榔中学的骨干教师,铜陵市义安区“教坛新星”,更是当地学生和家长有口皆碑的好老师。
这十年里,“行知学堂”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十年来,1.6万余名小先生开办“行知学堂”4000余所,覆盖安徽省全部地市,辐射全国15个省(区、市),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近6万人。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等众多荣誉,成了全国知名的“青”字号育人实践品牌。
与“行知学堂”的“双向奔赴”
2021年,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何淼得知母校有计划在铜陵建设“行知学堂”基地,于是他主动提出在自己工作的铜陵金榔中学长期合作开办一所优质的“行知学堂”。
为了“行知学堂”的顺利开办,他一方面和母校保持密切联系,一方面协调落实“行知学堂”开办的各类细节问题。学堂一经开办就因优质的育人服务、丰富的教学安排得到了当地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学堂一办就是四年。
四年里,何淼主动放弃了假期,和来自母校的“小先生”们,也就是学弟学妹们一起招生、教学、家访……他给初出茅庐的“小先生”们提出很多的建议。他们会定期开展讨论复盘教学工作,带着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小先生”开展家访,指导他们如何与留守儿童们相处。
“在‘行知学堂’的每一天真的既充实又学到很多,何淼学长也用行动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合师学子的榜样。我们也要像他一样,为乡村教育多做一些事!”2023级生物师范专业的李梦园同学如是说。今年大一的她报名参加金榔行知学堂,22天的行知学堂生活不仅让她锻炼了教学沟通等多方能力,更是在她心中埋下了爱与教育的种子,成为她教师生涯的生动一课。
十年坚守,初心不改。从合师院“行知学堂”的第一届“小先生”,到如今陪伴“行知学堂”不断发展、壮大的老学长,何淼用心用情做好“行知学堂”与留守儿童的纽带与桥梁,将行知精神传承发扬,助力众多合师学子和留守儿童实现人生梦想,践行了一名乡村教育守望者的初心与梦想。他说,“作为一个平凡人,一辈子干一件平凡事,足矣!”(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方梦宇)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