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西安9月6日讯(记者 冯丽)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今天,陕西省咸阳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教师节表彰大会,聚焦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公布出台《咸阳市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
针对全市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区域、城乡、校际之间不均衡,“城镇挤”“乡村弱”“择校热”等现象,咸阳市将通过9个方面24条具体措施,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经费保障能力,科学优化学校布局,持续推进达标工程,强化学校编制保障,深化用人机制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凝聚教育发展合力。
咸阳市坚持党建引领和健全领导包抓教育、联系学校制度。依法保障投入,完善各级配套,列支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资金。从2024年起,市财政每年列支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资金2000万元,主要用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品牌学校建设和“两项创建”(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等工作。
科学优化学校布局,加快学校建设。城区学校重点“扩优增容”,农村学校重点“改薄提质”。2026年,全市85%的义务教育学校消除大校额、大班额。持续推进达标工程,提升办学条件,推进“两项创建”。
强化学校编制保障,定期核定教师编制,统筹动态调整,为城区学校调剂配齐所需教师。加强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优化全市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管理,逐步提高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为主城区增加10%以内动态调整比例。全面推进中小学“县管校聘”改革,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高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津贴,切实减轻教师负担,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加强人才储备,提升专业素养,强化名师引领。
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推进五育并举,丰富办学内涵,实施品牌建设。组建市、县两级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态化开展教育教学视导,突出小学强基、初中提升、高中创强,缩小校际、城乡差距。推进集团化办学、“名校+”工程、组建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到2026年,全市建成“名校+”联合体15个、西咸优质教育联盟校40所、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500个。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