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三区三州’返贫防控教育措施实效的追踪研究(2021—2025年)”(VFA210007)阶段性成果。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地区抓团结、抓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个基础性工作。”[1]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深入总结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成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展望新时代民族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谱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华章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完备的民族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逐渐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包括民族教育在内的国民教育体系逐步走向完善。伴随着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其工作重心经历了从保障各民族受教育权,向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优质均衡、满足各族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这一更高目标的演进历程。学有发展、学有质量、学有所长、学有保障,业已成为当前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时代新貌。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中国特色显著的民族教育体系。[2]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体系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民族教育体系,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写照。截至2022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有3477.05万人;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中,少数民族教职工达208.61万人。规模庞大、体系完备的民族教育事业,充分保障了各族人民群众机会均等地享有高质量教育权利,为推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人力资本不断积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民族教育政策在实践中趋于完善。党和国家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顺应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的实践逻辑,结合民族地区和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摸索、自省和创新中,推动民族教育政策不断完善优化,不断激发民族教育的发展活力,释放民族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针对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先后于1951年、1956年、1981年、1992年、2002年和2015年召开6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并出台民族教育相关政策,有效解决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教育事业面临的特殊困难,扫除了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障碍和阻力。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从类型上看,形成了由普遍性民族教育政策、差异性民族教育政策和多样性民族教育政策共同构成的政策体系;[3]从内容上看,除了一般性的教育政策外,还形成了涵盖少数民族预科班、新疆班、西藏班、教育对口支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政策等人才培养政策,有力推动了民族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得到有效保障。落实和践行教育公平,保障各族人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努力追求的目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庄严承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成人文盲率高达80%,至2020年,全国人口中的文盲人口占比降至2.67%。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朝着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奋力前行,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据2022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共有少数民族学生193.65万人,占全国在校生人数的9.85%,其中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职业本专科阶段、普通本科阶段各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均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8.89%的占比。此外,在特殊教育方面,全国共有少数民族学生13.20万人,占比14.38%,也高于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得以享受高质量的学校教育。截至2020年,在全国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91年,在民族八省(区)中,新疆和内蒙古的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11年和10.08年,[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地区人民受教育年限普遍增加。
民族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民族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公共资源向民族教育倾斜的力度。同时,专门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以解决民族教育的一些特殊开支,推动民族教育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根据2022年教育统计数据可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专任教师数已达167.78万人,比1978年的43.3万人增加124.48万人,增长287.48 %。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不足4亿元,[5]至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329.14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8472.91亿元。[6]教育经费投入的大幅增加,加速推动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同时,我国相继实施的“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建设、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一系列体现国家意志的教育改革项目,真正缓解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成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成就的生动阐释。同时,党和国家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充分发挥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聚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与需求,通过实施民族地区“智能教育试验区试验校建设项目”,建立了22个试验区、121所试验校,并在发达地区建立20所支持学校,探索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教育共同发展的新路径,[7]充分发挥民族教育的后发优势。目前,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义务教育有保障”和“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民族地区均实现了脱贫目标。
新时代民族教育发展的未来展望
站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起点上,民族教育发展要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赋予的重大使命,把握好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深化的时代任务,循着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方向,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展民族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民族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一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民族在交流互动、交融互嵌中,不断传承创新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浇灌“团结统一之花”的精神养料,充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内涵。各级各类学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有机融入育人实践中,在传承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表达方式,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二是进一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同文、语同音”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结晶。在教育中加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打通语言的“物理隔断”,应注意处理好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科学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突出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以语言相通促成民心相通,从而培育大批“民汉兼通”的高素质人才。三是在“四史”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反映国情,国情渗透历史,加强“四史”教育,强调各民族在共同奋斗中形成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从而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历史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民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202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各项活动的中心环节。一是民族教育必须坚持走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妥善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二者关系,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民族教育必须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对教育家精神进行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成为指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航向标”。民族地区教育要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将教育家精神有机融入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志向抱负,让教育家精神直抵每位教师的心灵深处。三是结合人口发展新常态优化民族教育体系和结构。人口结构的波动,将对教育结构产生相应影响。民族教育的发展要主动适应人口发展新常态,积极顺应人口结构变化新趋势,充分研判和科学预测区域人口结构的新变化,合理规划区域教育资源布局,实现初等、中等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序发展,着力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格局。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民族教育发展战略。教育、科技、人才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8]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创新运用。民族地区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发展战略,一是以系统观念促成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教育、科技、人才同根同源且同轨同向,三者的运行存在循环互促的内在逻辑关联,民族教育需深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的改革进程,以实现教育整体质效全面提升。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教育、科技、人才资源配置。以问题为导向,需直面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统筹推进民族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民族地区各类创新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确保民族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合理适配。三是以创新引领发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整体跃升。贯彻新发展理念,畅通民族地区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实践,切实提升民族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同时,注重将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教育与科技、人才要素融合的常规化和秩序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拔节式的成长历程。回首过往,民族教育发展的斐然成就与新中国的繁荣昌盛同频共振。步入新时代,民族教育要科学认识和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直面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现实问题,持续构建民族教育发展的优良生态格局,续写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论教育[M].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
[2] 吴霓,魏晓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就与展望[J].中国民族教育. 2022(7-8).
[3] 许可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类型学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2).
[4]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EB/OL].(2021-05-11)[2024-09-22].https://www.gov.cn/xinwen/2021-05/11/content_5605789.htm.
[5] 李波,黄斌,汪栋.回顾与前瞻:中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70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
[6]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2023-11-21)[2024-09-22].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12/content_6918276.htm.
[7] 郭岩.以教育数字化撬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N].中国教育报,2022-4-20.
[8]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EB/OL].(2024-09-10)[2024-9-22].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409/t20240910_1150246.html.
(作者吴霓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战略与宏观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明露系南昌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战略与宏观政策研究所博士后)
责任编辑:李景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