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徐德明)“这是什么?”“它能用来做什么”“这个现象是什么原因?”……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之际,2025年“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庆祝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暨“趣航天”科普活动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开幕。活动现场,各种航天模型与趣味科学实验引得学生们纷纷驻足,好奇发问,活动志愿者一一热情解答,并送上“航天系列印章”。
开幕式上,现场嘉宾分别为第二届“趣航天杯”青少年航天作品征集活动获奖代表颁奖,并发布“趣小航”科普形象。随后,航天科普讲座、航天科普展、航天嘉年华等活动同步开展,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十五中学、和平区岳阳道小学等20多所学校千余名师生共同参加活动。
在航天科普讲座中,双创中心主任、滨海中关村科技强国教育示范基地负责人王嫄以“人工智能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为主题,为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航天科普讲座。她以生动形象的讲解、风趣幽默的表达,将复杂的人工智能技术娓娓道来。互动环节中,学生积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航天梦想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科普展览区更是别开生面。中国航天日发展回顾、大国重器、航天精神谱系、社会责任等展区,以翔实的文字、珍贵的图片和立体的模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而活动现场所展示的新一代车载夜视辅助驾驶系统和高光谱成像微系统的动态演练,则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无限魅力。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天津港保税区文教局主办。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