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满操场,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乌兰小学校园响起欢快的旋律。伴随着动感的节奏,千余名学生手持彩色哑铃,动作整齐划一,时而伸展,时而跳跃,宛如一片跃动的海洋。
师生一起练习哑铃操。郑芃生 摄
这是该校推行“阳光教育”大课间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独具特色的哑铃操,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经深度走访资深教师,广泛查阅校史资料,追根溯源,学校哑铃操发展历史可追溯至近70年前。”对哑铃操乌兰小学教师哈丽娜深有感触:“我从小就在这所学校读书,那时候就开始接触哑铃操,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毕业后,我又回到这里当老师,就是想把这份热爱传递下去。”
多年来,学校哑铃操不断发展与创新,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育教学团队对哑铃操的动作和曲子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现在的哑铃操不仅动作更加规范、优美,还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深受学生喜爱。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学生整齐划一地做着哑铃操。郑芃生 摄
“哑铃操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体魄,还让我们学会了团结与坚持。”六年级(7)班学生万佶灵告诉记者,在做哑铃操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保持整齐的队列。这不仅培养了团队意识,还让他们在锻炼中学会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二年级学生虽然刚刚接触哑铃操,但他们学得格外认真。虽然他们的动作还略显稚嫩,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执着。而高年级的学生则更加熟练,他们的动作刚劲有力,充满了自信。
训练初期并非一帆风顺。体育教师吴志民记得,有些学生动作不协调,哑铃时常“打架”。为此,大家创编了分解教学口诀:“一伸二举三转圈,小哑铃儿听话乖。”通过 “一对一”辅导和“小老师”帮扶,短短两个月,二年级的学生就能熟练地完成全套动作。
体育教研组开展哑铃操教学教研活动。郑芃生 摄
如今,全校学生都参与到做哑铃操的活动中来,哑铃操表演也在多个比赛活动中获得佳绩,甚至吸引了周边学校前来“取经”。 通过做哑铃操,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近年来,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逐年上升,近视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哑铃操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优美的动作、欢快的音乐,让学生在锻炼中感受到了体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课间铃声响起,操场再次沸腾。阳光下,学生红扑扑的笑脸与五彩哑铃交相辉映。乌兰小学校长高清潮说:“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运动的快乐。下一步学校计划将哑铃操与舞蹈、音乐学科融合,开发更多元化的体艺课程。”(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李晓冬 郑芃生 通讯员 杨争荣 马得明)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