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王琼)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致力于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学段、全要素、全过程,打造江苏“AI+教育”改革赋能新生态。力争到2027年形成国内一流、具有江苏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践模式。
《方案》分为八个部分、共二十二条,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聚焦师资队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教育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细化省级层面具体指导政策及各地市、各类学校的工作要求,明确各方主体如何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引领带动教育变革发展。
针对不同教育阶段,《方案》制定差异化改革措施和实施路径。
其中,基础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聚力构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样态。明确将启动研制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指导意见,分类指导并逐步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充分发挥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省级人工智能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并针对农村学校和特殊教育,实施“AI教育普惠计划”,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职业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引导产教协同育人模式变革。强调支持高校聚焦江苏“1650”产业体系,校企共建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实践基地、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共同体,将人工智能核心技能融入专业课程,积极开发“岗位能力+人工智能能力”的模块化课程,推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等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加强“人工智能+”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大力培养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求高校要依托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学科交叉中心、品牌专业等平台项目,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造若干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学科和品牌专业集群。同时依托省级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平台,推进本研贯通培养和“人工智能+其他专业”的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打造“人工智能+”育人场景和优质课程资源,大力培养人工智能创新型、技术型人才。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江苏将抓紧研究出台各领域、各学段具体的行动计划(意见、方案等),加快构建“1+N”改革工作体系。启动建设一批省级人工智能实验区和实验校,在高校遴选一批人工智能助教、助学、助管、助评案例,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各学段的融合应用。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