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西安建大团队破解蒙古国矿业难题

发布时间:2025-05-14 作者:徐嘉琪 冯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徐嘉琪 记者 冯丽)近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资源工程学院卜显忠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为蒙古国的lon lkht Bayan铁矿“精准开方”,有效解决了该矿面临的发展难题。这一项目不仅是该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境外矿山典型案例,更是我国矿业技术走出国门、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矿业资源开发的又一有力见证。

此前,lon lkht Bayan铁矿深陷发展困境。当地矿石属于嵌布粒度细的磁、赤、褐铁矿混合型难选矿,而矿山原工艺仅关注磁铁矿回收,忽视了赤铁矿和褐铁矿,致使精矿产率低、全铁回收率差,企业长期在亏损边缘挣扎。

去年5月,卜显忠教授团队深入矿山实地考察,详细了解生产工艺、车间布局和生产指标。他们采集3吨矿样带回国内,进行详细的鉴定和化验分析。基于矿工艺矿物学试验多种工艺路线,最终确定“超细磨+高梯度磁选”创新技术流程,获得了精矿品位全铁54%的良好指标。

令人瞩目的是,从去年9月底团队向蒙古建设方提交专业施工图,到项目改造落地,仅用时5个多月。“团队方案如同一把精准钥匙,兼顾了原有空间利用和当地人员操作水平,实现了边生产、边改造的无缝对接。”卜显忠说。

5月6日,团队前往该矿山进行项目现场调试。经过带水运转、带矿调试,成功获得第一批合格产品。目前,矿山生产已稳定运行一周,产品达标,部分时段超出设计水平2—3个百分点。

项目蒙古矿山建设改造方总工程师丁孝树感慨地说:“改造前,尾矿中赤、褐铁矿占比高达80%,如今每年可增加15万吨以上铁精粉,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按照目前指标估算,我们预计将实现年增收225亿图格里克(折合人民币约4500万元),减少尾矿堆存20万方。”矿山厂长Сандаг对团队技术路线称赞有加。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矿业领域技术优势的有力彰显。此外,通过本次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蒙古科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这将成为加强“一带一路”矿业技术合作的重要纽带,并进一步深化中蒙矿业合作的友谊。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