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江西省吉安市:阳光普照每名特殊学生

发布时间:2025-05-20 作者:徐光明 肖检明 曾宪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雨昕是一名12岁的女孩,一级肢体残疾,长期卧床,认知能力较弱。江西吉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钟卉根据她的情况,为她制定了感知训练、休闲娱乐等送教计划,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具,让“困”在床铺上的她,也能够看到、听到、触摸到外面的世界。

近3年来,江西省吉安市为像雨昕一样的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达2082人次。2024年秋季,吉安市残疾少年儿童入学比例达97.14%,顺利通过控辍保学“国检”“省检”实地考核。“我们不落下任何一名学生,让阳光普照每名特殊学生。”吉安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胡晓燕说。

2021年5月,吉安市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市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所辖的2区10县1市逐步实现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资源中心面向普通学校接收个案评估诊断,针对随班就读中的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行为给出指导性的康复建议,承担学生的辅导、咨询工作,及时解决特殊儿童困惑的问题。吉安市的特殊教育学校逐步实现从单一教育教学、单一性学校功能向教学、康复、实训、研究、评估、安置、指导、培训为一体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转变。

2023年11月,吉安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发改、民政、财政、卫生健康、残联等部门联合印发《吉安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方案》,要求“一人一案”合理安置每名残疾儿童,严格按照“重度残疾和多重残疾适龄儿童可送教上门”的原则,科学认定服务对象。吉安市教育体育局联合残联、卫生健康和民政等四部门联合建立市、县两级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评估和咨询专家资源库。每年7月,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开展能力评估,据此对其接受教育能力作出判断,并提出教育安置建议——到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特教班)、送教上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还是采取其他方式。

送教上门的学校采取入户一对一、多对一方式送教,到所在的社区(乡镇、街道)送教或康复、福利机构集中送教和互联网远程送教等多种方式开展服务。送教上门教师根据每名重度残疾少年儿童的实际情况,制订送教计划,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重度残疾少年儿童。送教上门的学校确保送教工作落到实处,原则上每周1—2次,每次2个课时,每学年不少于60个课时。

吉安市将送教上门实施情况列入特殊教育、乡村振兴成效考核重要指标和对县(市、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内容,学校每月一次对送教工作进行质量监测,县级资源中心每学期一次监测,上级部门每年一次监测。吉安市参照特教学校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送教上门学生生均公用经费,2024年送教上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7000元。

万安县教育体育局联合县残联、县妇联等部门,一村一村、一户一户,逐一核实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数据,确定送教上门对象83人。3年来,教师们把课堂搬进重度残疾学生家里,为83名不能入校学习的孩子提供“一对一”送教上门服务,累计送教达5600课时。

特殊学生小兵的家长说:“每次看到老师耐心地教导孩子,甚至根据孩子的特殊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我都感到无比感动。自从有了送教上门服务,孩子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家长,我深知这些进步的背后,是教师无数次地耐心引导和鼓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肖检明 曾宪瑛)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