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廊坊师范学院:“TRIZ+AI”模式培养创新型未来教师

发布时间:2025-07-04 作者:周洪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当课堂互动效率低问题用TRIZ矛盾矩阵清晰解析痛点,再结合AI工具生成个性化解决方案,我感觉脑海里有一扇窗被推开了。”谈及参加学校“TRIZ+AI双核驱动型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坊”的感受,廊坊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李婷眼中瞬间放出了光。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既有深厚学养,又具备创新能力的未来师资?近年来,廊坊师院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创造性将源于工程领域的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与人工智能(AI)技术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方法论+技术赋能”的双核驱动培养模式,着力突破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瓶颈。

“调研发现,传统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虽然教学基本功扎实,但面对实际复杂的教育教学情境时,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工具箱’。”该校综合实训中心负责人孙艳香一语道破探索成立“TRIZ+AI双核驱动型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坊”的初衷。

如今,在工作坊中,像李婷一样的首批52名师范生,通过“基础—融合—实战”三阶模式,系统学习如何运用TRIZ的因果链分析、资源分析等工具,精准“诊断”教育教学中的痛点、难点。

针对“大班额教学中个性化指导不足”这一普遍性难题,学生利用TRIZ“分割原理”设计出多维度、动态化的分层教学框架;再借助AI学习分析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实时抓取与分析,从而实现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精准画像与个性化辅导。理论方法与技术工具的碰撞,让这些未来教师真切感受到,教育创新有一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科学路径。

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武张飞有一个“双重身份”:既是专业课老师,又是获得认证的TRIZ创新工程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净菜保鲜技术研究时,武张飞发现传统化学保鲜剂与鲜食净菜安全性之间存在着一对典型的技术矛盾。他没有沿用传统试错法,而是带领学生运用TRIZ的矛盾分析工具,系统梳理影响净菜保存的各项参数,最终找到优化方案。这一成果开创了净菜加工的物理生物保鲜新方法,直接服务于区域乡村振兴。

近年来,廊坊师院全力打造“T”型师资队伍,并构建“34565”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学校筹措专项资金,鼓励教师参加TRIZ创新工程师、SYB创业导师等认证培训,目前已培养了近百人次的TRIZ认证师资。

美术学院副教授李静指导学生团队运用TRIZ理论并融合AI技术对传统展馆互动模式进行研究,其“数字化展馆设计”方案被多家企业采纳;学生创业团队“纸育”则将TRIZ原理应用于传统纸艺教具开发,产品已成功进入京津冀地区多所幼儿园……如今,廊坊师院相关探索实践正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形成“创新回响”。

参加由廊坊师院和廊坊市科技局联合举办的“创新方法暨创新工程师培训班”后,廊坊二中美术教师褚华林感慨万千:“现在掌握了因果链分析法,就能系统分析学生造型能力提升的瓶颈,设计出更具启发性的训练流程。同时,师院专家还指导我们探索利用数字绘画工具和虚拟写生平台,解决了写生条件受限、观察对象单一等教学难题。”

在服务地方文化传承方面,该校师生团队将TRIZ与AI设计工具相结合,为廊坊国家级非遗项目——景泰蓝产业注入新活力。他们通过“物质—场模型”优化釉料配方,利用AI生成符合现代审美的纹样,使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该项目一举斩获2024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同年,学校与市文旅局合作开发的“安次有礼”系列文创产品获得河北省文创大赛最高奖。

“师范院校的使命不仅是培养传授知识与技能的‘经师’,更要成为塑造创新思维与变革能力的‘人师’,培养能适应并引领未来教育的创新领航者。”如今,廊坊师范学院正将“TRIZ+AI”模式系统性融入“人工智能+教育”微专业建设,并计划联合京津冀区域内多所中小学共建“未来教师”创新教育联合实验室。(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周洪松)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