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学校不大,但学校的科学教室比普通教室大了两倍多,科学教育设施设备也很齐全。”在澳门劳校中学见习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孙月月发现,当地学校很重视科学教育,很早就把STEAM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澳门很多学校每个学期围绕不同主题展开跨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澳门尤其注重科学教育。近年来,华南师大努力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紧密服务地方教育发展需求,构建“需求导向型”的学科建设模式。华南师大根据澳门科学教育师资所需,多次选派理科教育硕士前往澳门见习,在扩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助力当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
“我校充分发挥长期深耕基础教育的优势,适配大湾区发展需要,以强大的学科建设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努力开齐开足教育硕士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华南师大研究生院院长水玲玲表示,学校教育硕士目前覆盖了17个领域,对接了9大高考学科和音、体、美三大术科,涉及23个二级学院。学校教育硕士每年招生规模近1500人,招生规模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排名靠前。在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中,华南师大构建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致力于为大湾区教育发展培育优秀人才。
在澳门劳校中学课堂上,数字人“孙悟空”正用生动的语调,讲述《西游记》故事。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好奇的目光紧紧追随这个人工智能虚拟形象,时不时发出惊叹声。当“孙悟空”讲到“三打白骨精”等经典情节时,劳校中学教师就引导学生借助人工智能工具,续写精彩故事。很多学生能较为熟练地与人工智能工具对话,他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人工智能共同创作故事。
“如何将AI融入到科学课堂中”正是孙月月论文的研究方向。这节课让她有所启发。到澳门劳校中学见习之后,她来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实习,继续深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实践。
在开展“岩石与土壤”这一单元教学时,孙月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走进”国家地质博物馆。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还用智能问答工具设计展厅。部分学生不擅向AI提问,孙月月将澳门见习所学方法技巧用于实践,给每个小组发“问题模板”。在她一步步引导下,学生们逐渐学会把抽象任务拆成具体问题。(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蒋颖妍)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