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刘星 石庄宜 张文睿)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上庸镇磨滩村,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商直播正在进行。“家人们好!我是竹山县上庸镇磨滩村党支部书记肖昌华……”镜头前,略显生涩却充满热情的村支书正在进行他的直播首秀。在他身旁,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青春知行”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们正紧张地协助调试设备、管理后台。这场直播最终获得20万点赞,销售当地蜂糖李60盒,实现销售额2000余元。
这是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青春知行”社会实践团暑期“三下乡”活动的一个生动场景。自7月1日起,这支由14名师生组成的团队在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冯姗、辅导员刘星带领下,深入磨滩村开展为期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通过教育帮扶、电商助农、生态保护等多维度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竹山茶叶集团,实践团成员肖喻斯、孔宪玉化身“助农主播”,通过专业的产品讲解和互动营销,有效提升了当地茶叶的线上销量。这种“高校+村委+企业”的电商助农模式,为农产品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在村委活动中心,“爱心守望学堂”里书声琅琅。实践团成员们为当地儿童提供一对一课业辅导,并开设了口才训练、诗词朗诵、非遗扎染等特色课程。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副校长刘齐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教育帮扶,为乡村儿童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实践团还开展了“生态磨滩”巡河护河志愿服务。在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团队成员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学习生态保护知识。肖昌华介绍,这片由多条河流汇聚而成的湿地,是当地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其保护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我们致力于打造‘高校+乡村'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指导老师冯姗表示,本次活动紧扣竹山县“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目标,构建起“电商造血+文化铸魂+生态保护”的三维服务体系,实现了专业实践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据悉,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在落实选拔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社会实践服务向常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