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身着靛蓝星空礼服,演绎着《山中月》,纯净音色如清泉交织,真挚情感动人至深。日前,他们凭借精湛的表演,获得山东省第七届中小学教师合唱展示活动学生组第一名。
这支队伍的精彩绽放,正是日照市东港区深耕美育沃土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东港区教育和体育局深入践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理念,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市美育工作部署,通过理念创新与活动深耕,持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文底蕴,推动区域美育工作迈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深植文化基因,东港区打造“一校一品”美育特色矩阵。在北京路中学“农民画工作坊”,初一学生田子禾正描绘渔家丰收图景,靛蓝的浪花纹样源自老渔民衣襟,让本土文化在孩子笔尖活起来。墙上《海蛎丰收》《织网谣》等作品散发着浓郁海韵。农民画工作室创始人任忍带领学生走访渔村,采集船号子、记录老手艺,将渔鼓、帆影、浪花等融入校本课程资源。
东港区教育和体育局教育科研和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于春荣告诉记者,因校制宜打造特色美育课程与实践品牌,已在全区扎根:金海岸小学将管乐排练曲目融入日照渔歌旋律,天宁小学把甲骨文镌刻在海贝工艺品上……目前全区已形成100余个特色美育项目,4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
营造浸润环境,东港区构筑向美而生的校园文化场域。课间,新营小学的走廊化身“行走美术馆”。五年级学生孙瑞阳驻足欣赏海洋装置艺术。美术教师白玲翻开手机相册,只见屏幕上瞬间铺展开一片绚烂的艺术天地:线条利落的版画透着独特的肌理感,流光溢彩的掐丝珐琅画闪烁着细腻的光泽……一张张学生作品错落排列,仿佛把整个校园的创意与巧思都收进了方寸之间。
东港区各校精心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巧妙利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空间,构建特色鲜明的美育环境。同时,依托校园文化主题,各学校普遍建立书画艺术长廊、美术工作坊及多样美育社团,塑造全方位育人空间。
在刚刚落幕的全区“音为梦响,剧绘青春”校园艺术节展演现场,东港区天宁小学带来的原创剧目《捍卫“睛”彩》,成了全场焦点。孩子们化身护眼小卫士,将知识融入动人故事,展现表演功底与生活思考。
“我们要拆掉舞台的‘隐形门槛’,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中来。”东港区教体局体卫艺科副科长李艳萍告诉记者,“全区年均举办美育活动超300场,班级参与率达100%,部分学校今年还推出‘艺术存折’,记录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
这份坚持换来累累硕果。东港区积极组织学校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展演,成果斐然。近3年,东港区摘得省级及以上艺术奖项137个,美育社团从42个激增至219个。金海岸小学、新营小学荣膺“中华杯”中国优秀管乐团队展演最高荣誉“示范乐团”;金海岸小学金帆合唱团斩获第八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小百灵”最受欢迎少儿合唱团称号;济南路小学和日照市新营小学的绘画作品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东港区教体局连续6届获得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并于2022年、2025年两度荣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王谋利)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