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重庆理工大学:光纤光谱为酒庄点亮“防污慧眼”

发布时间:2025-07-15 作者:杨国良 沈相姗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一群身着实践队服的年轻身影,带着自主研发的“科技利器”,走进手工精酿车间,他们是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生—化—物光纤智能感知”团队的师生们。此行,他们聚焦酿酒核心环节的微生物污染防控难题,旨在用前沿的光纤光谱技术,为传统酒业装上智慧的“眼睛”,注入转型新动能。

成排的陶缸静静伫立,酝酿着时光的醇香。酒庄技术主任指着一个发酵罐内壁的角落,道出了困扰:“这儿是微生物的‘藏身宝地’。过去啊,全凭老师傅的经验,定时取样送实验室培养,等上两三天结果出来,有时污染都‘跑’远了。”话音刚落,科研团队便亮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基于光纤光谱技术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案。

“您瞧,微生物代谢时,会‘偷吃’特定波长的光,就像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指纹。这光信号的变化,就是它们的‘光学身份证’!”2023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肖忠渝一边熟练地调试着设备,一边形象地解释。“过去两三天的等待,现在只需指尖轻点,一分钟结果立现。连生物膜的‘长势’、环境的温湿度,都能实时‘跳’到手机屏幕上。”

在小巧精密的检测设备旁,团队指导老师刘洋道出了技术的温度:“酿酒,讲究的是微生物的‘恰到好处’。我们这技术,不是来‘管死’它们,而是提前‘通风报信’——哪段管道快‘长毛’了,赶紧清清,既不耽误酿好酒的风味,又能省下不少清洗的‘功夫水’。”

“虽然已有严格的清洁检测流程,但光纤光谱技术带来的‘实时洞察’与隔空‘把脉’两大优势,无疑为优化生产打开了新窗。”酒庄技术负责人坦言,“比如,系统能精准‘揪’出高风险点,避免了传统清洗的‘大水漫灌’,降本增效又环保。”双方围绕传感器如何“藏”得更巧妙、数据如何“说”得更明白、预警模型如何更“懂”本地环境等细节深入交流,为技术真正“扎根”车间铺平道路。

作为重庆理工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点项目,此次活动将高校实验室的前沿技术直接搬到了产业一线,变成解决真问题的“实战场”。学生们在调试设备、采集数据、分析工艺的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到了产业跳动的脉搏。“观察管道生物膜形成时,我们发现不同材质对微生物的‘吸引力’大不同,这给后续研究指了新路!”研究生黄憶兴奋地分享道。

“酒庄提出的‘多场景灵活适配’需求,逼着我们给传感器穿上了更强的‘抗干扰衣’,还催生了便携式检测模块的诞生。”团队指导教师刘洋说。这种“从车间里找问题,回实验室破难题,再把方案送回生产线”的闭环实践,正是“三下乡”活动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实体经济的生动写照。(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杨国良 通讯员 沈相姗

1.jpg

实践团成员参观酒庄 学校供图

2.jpg

团队在操作设备 学校供图

酒庄3.jpg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学校供图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