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暑期用“非遗”为乡村文化“加餐”

发布时间:2025-07-17 作者:史望颖 徐晓璐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徐晓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今年暑假,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拾梦非遗”社科志愿服务队深入宁波北仑区春晓街道球山村,面向少年儿童开展非遗主题调研、非遗文化科普、非遗技艺教学等活动。

“你能说出1至2项家乡的非遗项目吗?”“你更倾向通过短视频动画、AR/VR虚拟体验或其他哪种形式了解非遗?”在活动筹备过程中,“拾梦非遗”社科志愿服务队深入北仑区春晓街道球山村、大碶街道学苑社区、岩河社区等地服务地进行走访调研,面向服务对象发放调查问卷215份。根据学生爱好、家长诉求,团队成员集中磨课,定制“非遗活态传承 匠心润育童心”主题课程,创新将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相融合、让非遗作品变身潮玩文创、用非遗形式讲好乡村故事等,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普及和体验交流。

“这是我做的哪吒漆扇,红金配色很有气场!”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该团队将“书法”“剪纸”等非遗技艺与团扇、杯垫等生活用品结合,让古老非遗找到新的应用场景。

此外,“拾梦非遗”团队还邀请小朋友们来到宁波职业技术大学“非遗”传承社科普及基地,在漆画作品陈列馆,孩子们聆听科普讲解员对于匠人“以漆为墨”巧思的描述,观察镶嵌在漆面上的螺钿在灯光下流转的虹彩,亲手触摸展柜里的生漆原料样本;在陶艺实践中心,小朋友们摩挲着温润的陶泥,了解陶器从拉坯成型到烧制出彩的历程,与科普志愿者搭档制作陶泥作品。

据了解,“拾梦非遗”团队已拥有16年的文化科普经验,始终致力于对“非遗文化”的宣传普及,当下正在通过年轻化表达,让更多的少年儿童感知、熟悉、传习非遗文化,同时助力大学生非遗爱好者在实践中磨练自身技艺,培养良好品德,践行工匠精神。接下来,该团队将持续用服务乡村的“微科普”“小课堂”,联系起党和国家的“大实践”“大事业”,用青春智慧书写乡村共富新答卷。

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拾梦非遗”服务队教小朋友们学唱传统戏曲 学校供图.jpg

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拾梦非遗”服务队教小朋友们学唱传统戏曲 学校供图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