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欧金昌)七月的南方,骄阳似火。近日,在广西南宁市第十八中学,一场旨在改善学生照明条件的“护眼工程”正在火热进行。
记者走进该校教学楼某间教室时,只见工人师傅正在安装更新照明灯具。对比传统的照明光管,新更换的灯具由多个小方格组成,开灯后光线柔和。
“可以直接用眼睛直视。”承担此次该校护眼灯更换工程的北京国慧同创教育技术院董事长覃偲雨向记者介绍,新更换的护眼灯采用先进的全光谱护眼灯具,科学消除频闪与眩光,照度与均匀度都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本次为该校更换的护眼照明设备完全免费,属于公益性质。”覃偲雨说。
“原先日光灯管的嗡嗡声消失了。”“刺眼的白光不见了。”“眼睛更舒服了。”“笔下的阴影消失了。”在已完成照明改造的教室里,该校几名住在附近的学生被邀请回来体验新的照明设备,纷纷发出赞叹。
在同一间教室里,一位教师兴致勃勃地向记者演示了四种照明情景模式:点“上课”按钮全亮、点“电教”按钮关闭屏幕干扰光源、点“自习”按钮关闭讲台灯光、点“下课”按钮全部关闭,不同教学场景都有了最佳照明环境。
南宁市第十八中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更换有利于保护学生视力的照明设备,是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落地实施的具体体现。
工人师傅正在安装护眼灯。欧金昌摄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