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广东佛山:15分钟体育小课间学生“玩”出新花样

发布时间:2025-08-07 作者:曾慧臻 刘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广东省佛山市中小学校园变得热闹起来。在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走廊成了欢乐的海洋,学生们玩着跳房子、丢手绢等游戏。教室里,有的学生围坐在一起下棋,享受思维碰撞的乐趣。这样充满活力的场景,正是佛山开展15分钟体育小课间活动所带来的变化。

“我市大力推进15分钟体育小课间活动,努力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的目标。”佛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不改变教学计划的前提下,佛山各中小学盘活场地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微运动场”,创新开展课间“微运动”。同时,佛山市教育局要求学校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科学合理安排活动,并强化督导检查机制。

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运动条件?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第一初级中学校长李西鹏表示,学校的标准400米运动场、综合性体育馆、空中活动平台等场地,都成了学生们课间运动的好去处。

依托这些场地优势,该校在课间开展了羽毛球、乒乓球、飞盘等多样“微运动”项目。在学校操场上,学生们时常组队进行飞盘比赛,在奔跑和传接的过程中享受运动的乐趣。学校还发挥体育教师的专长,在大课间开展武术操、舞蹈操等活动。

在运动与互动中,学生们的心情得到放松,压力也随之缓解。“很多学生在好玩有趣的课间活动中,调整了身心状态,这有利于在后续的课堂中,提升专注力与学习效率。”佛山市华英学校心理教师周绍丹表示。

为了给学生们欢快有趣的体育小课间活动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佛山很多学校增加了运动设施。还有部分学校引入了体育AI设备,为学校体育小课间活动体验升级增添了“智慧引擎”。

“加油!加油!”在张槎中心小学,一场紧张刺激的“AI跳绳挑战赛”正进行着。学生们两两一组,在体育AI设备前快速挥动跳绳。设备屏幕则实时刷新跳绳个数、运动消耗等数据。观赛的学生紧紧盯着屏幕,为参赛伙伴呐喊助威。

“除了利用AI设备为课间活动赋能,我们还利用课间游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张槎中心小学副校长练小莹举例说,“学校在跳房子游戏中融入古诗,学生们在课间活动中巩固文化知识,寓教于乐。”

从10分钟到15分钟,看似微小的时间调整,却给佛山中小学校园带来了大变化。“现在的课间活动和以前大不同!感觉活动变得非常丰富,也带给我们很多的乐趣。”张槎中心小学六(7)班学生贤瀚文脸上洋溢着笑容。(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盾 通讯员 曾慧臻)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