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龙超凡 通讯员 李怡然)近日,全国绿色智能航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正式成立,构建“院校筑基、企业领航、科研赋能”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据介绍,该共同体由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学、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共同牵头,联合200余家国内外船东、行业协会、产业链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致力于打造实体化运行平台。
福建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建华指出,共同体既是对国家《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也是赋能行业发展的创新引擎,将有效破解绿色智能航运转型中的技术与人才瓶颈。教育厅将加强政策引导和保障,鼓励校企探索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等培养模式改革,推动资源整合共享。
山东海运以“企业领航”为己任,将其在LNG动力船舶运营、智能航运管理等领域的实战经验与资源全面融入教学与实践环节,致力于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该企业总经理徐涛表示,将聚焦行业关键瓶颈推进技术攻关,建立成果共享与推广机制,为绿色智能航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创新支撑。
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科研资源,着力构建四链融合的生态圈、打造双师型人才高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破解航运业绿色智能转型难题、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校将聚焦机制建设、核心服务与内外协同,把共同体建设成绿色智能航运技术创新的策源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桥头堡。”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校长庄伟廉说。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