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庄严时刻,全国各地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礼赞祖国,其中一场跨越山海的特殊升旗仪式,在郑州大学与海军郑州舰之间温情上演,成为这个国庆最动人的爱国图景之一。
中原腹地,郑州大学校园内,万余名身着 “军装绿” 的军训新生列队整齐、肃然而立。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划破长空、声震云霄,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新生们昂首挺胸,坚毅的目光紧紧追随国旗;千里之外,辽阔东海的碧波之上,海军郑州舰巍然航行,舰上官兵身着 “浪花白” 军服,迎着朝阳、沐着海风,以最挺拔的姿态唱响《义勇军进行曲》,“同升一面旗,郑州舰、郑州大学与祖国共成长”的红色条幅迎风舒展,诉说着军民同心的深厚情谊。
郑州舰“同升一面旗”迎国庆升国旗。郑州大学供图
这场跨越山海的“同升一面旗” 活动,并非偶然的温情邂逅,而是郑州大学与郑州舰8年来校舰同心、双拥共建的生动缩影。八载携手,从校园到舰舱,从理论宣讲到实践交流,军地双方以共建育人为牵引,实现资源互补、使命共担。
作为中国海军的主战舰艇,郑州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导弹驱逐舰,自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以来,屡立战功,以过硬作风彰显中国海军实力,成为守护国家海防的“中华神盾”。郑州舰与“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看似分属不同领域、各有使命担当,却因共冠“郑州”之名,织就了深厚的情谊。
2017年2月,郑州舰首次“驶入”郑州大学校园,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就此展开。
同年4月14日,在郑州舰所在军港,郑州大学与郑州舰正式签订双拥共建协议。双方将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携手奋进。共建协议的签订,也正式开启了“舰校”共建的航程。
8年来,郑州大学始终以“助力郑州舰官兵成长成才、建设强大海防”为目标,持续输送科教资源,为郑州舰官兵做专题报告、进行体育培训、送上慰问演出、开展远程培训等。学校教授多次登上郑州舰作专题报告,为官兵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八一”建军节期间,体育学院教师受邀赴东海舰队,为官兵量身定制足球、篮球训练计划。为进一步巩固“舰校”合作成果,郑州大学多次组建慰问团赴郑州舰开展慰问交流活动,师生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丰富了军营文化生活。
与此同时,郑州舰则成为郑州大学国防育人的“流动课堂”和“实践基地”,为郑州大学学生捐资助学、举行国防教育报告会等,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注入国防力量。郑州舰政委、舰长等多次来到学校,为学生做国防教育讲座。
“笃信,关乎世界观;仁厚,关乎价值观;慎思,关乎选择;勤勉,关乎如何实现梦想。”2018年6月,中国首位女舰长、原“郑州舰”实习舰长韦慧晓走进郑大,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她的成长过程、投身国防事业的经历和感受,激发青年爱国报国热情。
郑州舰还设立“郑州舰奖学金”,为郑大的家庭困难学子点亮求学希望,捐赠的舰载直升机模型更成为无声的国防教育素材,让学子们近距离感受国防力量,厚植强军强国情怀。
郑州大学万名新生共赴“国旗之约”升旗庆华诞。郑州大学供图
双方通过定期互访、参观学习、座谈交流,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模式,逐步构建起“教育链对接战斗力链、人才链服务强军链”的协同育人体系,在“共建育人共同体”框架下,实现了军队人才培养与高校人才培育的双向赋能。
今年6月,郑州大学与郑州舰再度携手,举行双拥共建协议续签仪式,创新性地构建了涵盖理论联学、教育共享、医疗支援、科技攻关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机制。“站在新起点,学校将坚守教育报国、拥军强军的初心使命,以最高标准聚焦郑州舰建设发展需求,锚定官兵急难愁盼关键问题,以破难题的魄力、聚合力的决心,为舰艇战斗力提升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坚实支撑。”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强调。(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李艳丽 刘超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