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陪伴“全天候”,解学生成长难题

发布时间:2025-10-13 作者:阿妮尔 吴奕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阿妮尔 通讯员 吴奕)“保持间距,跟上节奏!”清晨6点30分,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47名大一学生组成四路纵队,开始2公里晨跑。辅导员徐婕靓在队伍前方,边领跑边提醒。

今年,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推行“两亲四进”计划:辅导员开展全天候、沉浸式陪伴活动,通过亲眼目睹、亲耳聆听拉近和学生的距离,通过进宿舍、进课堂、进食堂、进操场,把学生个性需求转化成集体成长方案。如今,这场从晨曦到星辰的陪伴已经成为该学院的常态化机制,每位辅导员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

“编程练习难不难?高等数学有疑问吗?”“社团活动和晚自习冲突,可以提前标出自学难点,晚自习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去社团活动啦。”在食堂,徐婕靓常和学生边吃边聊。专业课上,徐婕靓坐在最后排听课,记录课堂情况;课间又观察学生演算的草稿纸。看到近十位学生在例题前蹙眉,她又与授课教师沟通起来。

6点30分到21点30分,15个小时陪伴后,徐婕靓开出了精准“药方”——推行“1+2”互助制,1名老生带2名新生;每周三晚自习加开实验预习课。“同学们跑步时的节奏、课堂上抬头的频率、思考时的皱眉、作业中的改动,都是工作‘晴雨表’。”徐婕靓说。

电气(卓越)2501班周子越告诉记者,辅导员的全天陪伴,一开始让他有点不自在,但是发现老师确实是为了学生好,上课也不好意思走神了。“跟着老师晨跑,精神头儿更足了。”电气(卓越)2502班学生陈天乐说。

“坐在办公室看考勤数据,不如和学生一起上堂课、跑场步、吃顿饭来得真实。”“两亲四进”计划倡导人、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叶涛表示,深入学生学习生活一线,可以让辅导员既发现现实问题,又找到工作改进方向,推动学生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切实提升育人的温度与实效。

一天的陪伴后,每位辅导员都要写下陪伴日记——教室后排座位上总是固定座次、固定人群,得提醒任课老师提高对后排学生的关注度,增加随机点名、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缺乏规律运动,久坐、熬夜现象普遍,那就在线上发起“21 天运动打卡挑战”、组建“运动兴趣社群”……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