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10月15日,“全栈国产化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上海市实验学校正式揭牌,这标志着从底层硬件到顶层应用完全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正式落地。该实验室将作为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和成果展示的重要基地,集教学、科研、转化为一体,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上海市实验学校党委书记盛况教授表示,“这不仅是实验室的揭牌,更是教育自主创新的宣言。我们正从技术使用者转变为标准制定者,为全国中小学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国产化路径。”
全栈国产化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为国产技术全面融入教育体系按下“加速键”。仪式现场,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浦东软件园汇智软件发展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各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全力推动中国特色的智能教育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
“全栈国产化既是技术突围,更是教育安全的必然选择。”上海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与超算中心主任王龚介绍,这一基于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及云计算技术的人工智能学习教育体系,兼具高性能、高安全与易用性,将有效支撑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大规模普及与个性化实施。
在“全栈国产化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市实验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人马颖莹介绍了人工智能教学案例和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了学生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及机器人控制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展现了国产AI教育平台在教学实践中的卓越表现。王龚教授团队还展示了人工智能数智学伴大模型为学生提供“同龄伙伴”般的讨论,重构学习体验的场景。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