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次新时代理工学科发展大会

发布时间:2025-10-24 作者:焦以璇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以璇)10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次新时代理工学科发展大会,系统谋划、全面部署新质理工学科发展,凝练面向2037建校百年理工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核心任务、重大工程、实现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站在“十五五”规划新起点,要答好产业需求、科技发展、文理交叉、人才培养、内外资源、国际前沿的学科发展“六问”,紧密对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紧扣科技前沿和产业需要,强化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相结合,推动深度学科交叉与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在原始科技创新上实现“点”的突破,在支撑场景应用上实现“合”的突破,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具有人大特色的交叉化、融合化的新质理工学科发展新路。要坚持系统思维,牢牢把握贯彻“存量改造”与“增量突破”的辩证关系、“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的耦合关系、“学科生态”与“人才培养”的共生关系,主动识变、谋变、应变,以快速行动彰显改革担当,以持久发力夯实学科根基,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建设人大特色、世界一流新质理工学科,要锚定“大战略”,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家知识创新和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要拓展“大空间”,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关村、雄安新区等多地优势,积极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科技增长点;要建设“大平台”,搭建可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承担重大工程项目的全新形态基础研究载体,助力高水平学术研究;要聚焦“大项目”,结合学科所长明确主攻方向、打造核心品牌,持续产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要组织“大团队”,突破“单兵作战”模式,组建教师和本硕博学生联动的创新人才队伍;要培养“大人才”,培养科学和人文素养并重、文理交叉融合的人才,打造理工人才培养的“人大模式”;要优化“大生态”,系统优化资源配置与管理机制,做好基础研究与战略研究、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联动。

据悉,就落实理工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中国人民大学将采取多项举措,如设立理工学科专项发展基金,统筹管理人才、平台、资金、奖项、招生计划、研究项目等;坚持“破五唯”和“立新标”相结合,着力引进和培养战略科学家与学科领军人才,完善青年人才发现、选拔和培育机制等。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