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罗丽 记者 李配亮)一本《半小时爱上南华》,如何成为激活乡土育人活力的“金钥匙”?在云南楚雄南华县,这本融合地方历史、地理与人文的读物,通过丰富的阅读实践,搭建起学生与家乡的情感纽带,让“学历史、知旅游、懂发展”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地,走出一条“以读润心、以文化人”的乡村教育新路。
课堂的边界在这里被打破。东城小学的学生们把“野生菌知识”变成生动的讲述——有人分享雨后采菌的乐趣,有人讲解辨识菌类的诀窍;茶马古道的艰辛往事、彝族火把节的欢腾场面,通过情景表演“活”了起来。龙川小学则开展知识竞赛、亲子共读、主题绘画等活动,让不同年龄的学生都能找到参与感。
理解越深,认同越真。在红土坡中心学校的阅读分享会上,学生们手执地图分析南华区位、展示彝绣工艺、讲述老街变迁,以《半小时爱上南华》为认知坐标,重新发现家乡。五街初级中学建立起“六级联动”机制,由党支部引领,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协同推进,将乡土阅读有机融入语文、地理、美术等课程——在文字中品读家乡之美,在地理中探索菌菇生长之谜,在美术中描摹彝绣纹样之韵。
南华县的探索,重在可持续、成体系。东城小学将陆续推出“南华文化”主题分享会,让学生担任“家乡代言人”,并开设彝族手工课,推动非遗传承从认知走向实践;马街中心学校利用晚间阅读,引导学生思考“我能为家乡做什么”。一时的阅读热情,正转化为持续的文化自觉,“爱家乡”的种子渐渐萌发为“建家乡”的志向。
“当孩子能讲出菌子的生长规律、彝绣的文化寓意、古道的往昔风云,他们对家乡的爱便有了根基。”南华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周正国说。让教育扎根泥土,让少年读懂故乡,这片土地孕育的,不仅是认同与自信,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