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华南师范大学:为澳门教育腾飞“插上翅膀”

发布时间:2025-10-31 作者:周宪 蒋颖妍 刘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40年前,澳门师资紧缺,是华南师大送来‘及时雨’,为我们量身打造函授课程。”作为华南师范大学1985年在澳门招收的第一批校外文凭课程学生,澳门菜农子弟学校校长王国英感慨良多。

梁咏茵是王国英的学生,也是华南师大在澳门招收的2025级新生。“从幼儿园至中学,我的许多老师都来自华南师大,让我亲身感受到‘为人师表’的温度,也坚定了我从教的理想。”她立志接过教育薪火,学成返澳,为更多学子授业解惑。

师生两代人的接力,是华南师大在澳门办学40周年的生动缩影。近日,华南师大庆祝在澳办学40周年系列活动在澳门举行。“40年前,我校应澳门所需,率先赴澳跨境办学。”华南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中民回顾了学校开创内地高校培养港澳基础教育师资先河的历程。

在40多年前,澳门还未形成系统的师资培养机制,不少在职教师没有师范学历,师资难以满足中小学的教学需求。华南师大面向澳门办学方式日渐多元,专业更加丰富,覆盖“本—硕博”所有的办学层次。华南师大并于2000年,在澳门正式设立硕士研究生教学点。

21世纪初,华南师大以“按需设专业,因需育人才”为原则,紧密对接澳门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澳门紧缺专业,努力填补澳门教育及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缺口。华南师大通过培养层次跃升、专业结构优化、课程实践深化等系列行动,构建以“专业精进”为主线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为澳门输送适配本土发展的专业化力量。

“华南师大在澳门的办学,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与学历提升,促进了两地在教育理念、课程建设、师资培育与科研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深度融合与互学互鉴。”从华南师大计算机学院毕业后,郑杰钊深耕澳门教育,现已成为澳门中华教育会理事长、澳门劳校中学校长。

华南师大面向澳门等地学生开展融入教育,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支持。学校通过举办新生训练营、“湾区青年”和创新创业训练营项目、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等,带动澳门等地学生在社会实践、文化考察活动中,增强对国情和社情的认知。

“我有幸三度受教于华南师范大学,在我心中埋下了‘以教育点亮未来’的种子。”袁金淑本硕博毕业于华南师大,现任澳门东南学校德育处助理主任。袁金淑对母校和导师充满了深情。

为给澳门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高层次人才,华南师大面向澳门持续丰富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类型,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面向澳门开设19个博士专业,78个硕士专业,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2024年,华南师大入选教育部“国优计划”,已在6所学校建立“国优计划”研究生实践基地,组织了50名教育硕士赴基地开展教育见习,拓展了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华南师大发挥“双一流”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师范特色,聚焦澳门所需、发挥华师所长,联通境内外办学,打通本硕博培养,贯通职前职后。学校联动澳门各界,探索打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立交桥”,成为澳门高层次师资补充、教育从业者学历提升的主渠道之一。(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周宪 蒋颖妍 记者 刘盾)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