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陈凌)“人人都需要”,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近年来,邻避现象已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典型挑战。针对这一重大现实问题,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张郁历经10年深入调查研究,完成专著《环境类邻避设施协同治理研究》。近日,该书从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界2021-2022年近2000项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十四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该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以我国环境类邻避设施协同治理为研究主题,以“环境类邻避设施客观风险(风险生成)——中国制度情境下公众风险感知(风险演化、放大)——社会稳定风险”风险链为主要研究线索,分别从“事件—过程”的时间维度、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主体维度及“制度—情境”的管理维度,阐述了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情境下环境类邻避设施客观风险的演化和放大路径,构建了环境类邻避设施社会风险链阻断机制和邻避设施的长效治理机制,提出了打造优质公共空间,实现设施“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治理思路。
“共建共享共治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丁煌评价,该书作为一部系统研究环境类邻避设施长效治理的专著,不仅为阻断环境类邻避设施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技术和对策建议,而且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转变和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书的相关对策建议已被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农村创新管理研究中心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用于部门人才培养及学术研究。张郁透露,该成果已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区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韧性治理模式研究”,将这一相关议题研究引向深入。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