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王家源)11月9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国家教师发展报告》系列图书发布会暨国家教师发展调查数据(首期)发布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四部《国家教师发展报告》的发布,并就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员李廷洲介绍了四部《国家教师发展报告》,主题分别为《教师职业吸引力(2019)》《教师评价改革(2020)》《教师编制制度(2021—2022)》和《教师待遇保障(2023—2024)》。报告围绕教师政策与实践中的关键议题,系统梳理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脉络、现实挑战与改革路径,形成了兼具理论深度与政策价值的系列成果。
作为报告的重要基础,“国家教师发展调查”首期数据在本次发布会上同步公开。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吴晶介绍,该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多个区县、500多所学校,累计回收有效问卷5万余份,访谈记录逾千万字。调查内容涵盖教师职业认同、留任倾向、待遇水平、编制状况、评价机制等多个维度。此次发布会发布了首期8000余份调查数据。调查数据将依申请向学术界开放,推动教师政策研究走向深入、科学。
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通过视频致辞,指出报告“回应时代问题、构建理论框架、推动政策完善”,并期待团队持续深耕,为全球教师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赖德胜指出,四部报告延续了对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的学术传统,体现了明确的主题意识和扎实的数据支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郅庭瑾作为系列报告的发起者和首部报告的合作者,回顾了报告的诞生历程,肯定报告探索了“将政策问题转化为学术议题,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的研究路径,凝聚了一支跨学科、跨机构的研究团队,持之以恒地在教师政策研究领域深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宋萑认为,四部报告不仅回应了关键政策问题,更重要的是构建了理解中国教师政策的理论框架,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报告牵头人李廷洲介绍,研究团队已明确未来四年研究计划,将聚焦教师任用与流动制度、教师教育转型、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四大主题,持续开展国家教师发展调查,并连续出版《国家教师发展报告》,致力于构建中国教师政策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数据基础设施。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