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大学参与中小学“做中学”校本教研模式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25 作者:杨俊丽 余闯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俊丽 记者 余闯)近日,由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郑州市郑东新区永盛小学承办的“大学参与中小学‘做中学’校本教研模式研讨会暨联盟校2025年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成果展示会”在郑州举行,共同探讨高校与中小学协同育人、提升区域教育质量有效路径,进一步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研讨会现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供图

开幕式上,郑州市郑东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党委委员罗玲在致辞中表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发展是关键。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罗红艳教授表示,高校在教育研究与一线实践融合中承担重要责任与担当,课堂教学切片诊断这一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应用成效,为深化校本教研、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点。

研讨会上,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院长龙宝新教授作“从‘教—学—评’一致性看课堂教学切片诊断”主题报告,解读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内涵,并以生活化案例类比阐释评价对教学的牵引作用。他表示,课堂教学切片诊断通过“取切片、研切片、行改进”3个环节,为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实现课堂提质增效提供了清晰可循的实践框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周序围绕“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主题,直击当前课堂改革中的形式化痛点。通过对比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差异,结合丰富课例,他认为真正的课堂改革应超越表面,聚焦于学生是否获得了可迁移、可应用的实质性收获。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魏宏聚教授在“课堂教学分析中的‘目的—手段’结构”报告中以大量一线教学切片为例,现场演示运用“目的—手段”框架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准“解剖”,并提炼出可迁移的教学设计原理。信阳市第五初级中学教师的现场报告展示,生动印证了该理论能够赋能校本教研,推动教师从经验型评课走向专业化诊断。

实践分享环节,信阳市第五初级中学党委书记张磊、南阳市方城县实验初中校长穆德会,分别分享了应用切片诊断工具优化校本教研管理的实践路径与丰硕成果。会议设立3个平行分论坛,42名联盟校教师代表进行了课堂教学切片分析成果汇报,专家现场精准点评,研讨氛围热烈,有效提升了参会教师的分析与实操能力。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