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第二届全国读写教室研究共同体年会举行,专家热议——

以读写教室推动儿童读写素养发展

发布时间:2022-05-10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报讯(记者 褚清源) 4月24日,第二届全国读写教室研究共同体年会以线上方式举行。年会由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承办。

开幕式上,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院长支梅致欢迎词。《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杨文华作了读写教室研究共同体年度工作报告。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曹君作了题为《融合课程创造儿童新读写生活》的专题分享。

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与国家课程标准探索出小学融合课程的三样态,即超学科主题课程、跨学科学习项目、基于教材的大单元,实现了大概念引领下的跨学科自然统整、学科知识技能方法的有效落实。融合课程的推进中,在校内就可以实现学生大量阅读、经典阅读、多文本阅读与深度阅读。学校由此创造了课程育人的儿童新读写生活。

曹君在报告中指出,当下儿童阅读时间少,教材学习依然占据学生大量时间。那些重要的、优质的儿童读物,教师鲜有阅读。表达窄化为作文,考题式作文训练依然大行其道。阅读与表达的关联度不高,表达与生活的关联度不高,自由阅读与因需表达鲜有用武之地。这都需要从儿童整体性发展的角度重建读写生活。

本届年会主题与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方向一致,聚焦“大单元”,就大单元的不同分类进行研究,全面呈现“读写策略大单元”“主题大单元”“文体大单元”三种形态下课程重构与教学研究,引领一线教师明确下一步实践的方向。

“读写策略大单元”研究专题展示了7节说课和微课内容。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施燕红点评时说,大家对教学与指导有了更深层的思考:“教学”是让学生从“不知”到“知道”;“指导”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其中“策略”就是方法和素养的累加学习过程。实际上,教学与指导就是一个赋能的过程,让学生从无能到有能,从他能到自能,是一个扶放有度的过程。

“主题大单元”研究专题呈现了5节说课内容。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语文教研员张烨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徐静静分别进行点评。教师们也了解到,主题阅读是可大可小、包容性很强的,可以整合教材,适当拓展课外读物;可以以一篇教材课文为主,拓展延伸多本课外书籍或精彩视频,再加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将语文与科学、艺术、数学等学科整合进行综合性教学……

“文体大单元”研究专题共有3节说课,不同文体的呈现更多元。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语文教研员张东岭和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钟晨音分别进行点评。三个主题单元研讨丰富而高效,令与会教师对“大单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年会TED演讲环节由来自浙江、青海以及北京的6位教师和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两名学生参与分享。他们将一间教室的生活、一所学校的风貌生动展现出来,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进行总结点评。她认为,本次会议研讨“读写教室”素养导向下课程整合和大单元教学,尝试构建语文学习新样态,具有议题高位、内容丰富的特点,展现了高水平研究成果。她同时对教材结构性整体把握、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转换、学生学习内在机制的研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期望。

《中国教师报》2022年05月11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