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致成为教研员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2-11-01 作者:徐 烨 来源:中国教师报

9月的榕城阳光依旧爽朗,从福州第三十六中学七年级5班教室里传来欢快的英文歌曲和清晰流利的朗读声……此刻,我以新晋教研员的角色再一次站上讲台,我要把下沉课堂、亲历教学送给角色转变一周年的自己。

时光转瞬即逝。回望这一年,从高中教师到初中教研员,从赋能学生到赋能教师,面对“双减”落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实施、后疫情时代的种种挑战,如何才能胜任新的身份及教研升级的要求?我该怎样在追光的路上,让自己也成为一束光?我想那就是秉持“头雁”的理念,多维提升教研的核心能力。

如何去做?首先,教师要有“Passion”。Passion即热情,有了对教研的热爱,就会全力以赴、潜心研究。针对一线教师忙于教学而忽视自身研究能力提升问题,我利用区域培训、专题讲座、教学视导等教研方式,探索“浸润式”教研,把教研重心下移到教研组、下沉到课堂,与教师同生共长。

一是“浸思路,润共识”的集体研课。作为教研员,我担任主备,从确定教学课题开始,研读教材,脑中有“标”,拟出备课思路;接着开展集体研讨,形成共案,再进行个性化设计,做到心中有“生”,形成个案;最后通过教学实践进行课后交流反思。

二是“浸理论,润反思”的同伴研学。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围绕“问题—主题—研讨—提升”四个环节展开一体化教研。例如,以初中学生“思维型”阅读障碍的破解为教研主题,我邀请教师选择不同的阅读语篇进行说题解题,做到课标依据、课堂理念等教育理论随堂而走,让教师感知反思之根在何处,从而完成对理论的学习与运用、批判与反思。

三是“浸学情,润评价”的作业设计。在植根课堂、提质增效的“双减”政策下,我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新课标下的“单元作业整体设计”,基于学情,通过分析作业现状、单元教学内容与目标、单元作业内容、作业设计意图和作业实施与反思等五个方面,设计有特色、见实效的作业。

其次,教师要有“Strategy”。Strategy即策略。胸中有策让我的教研目标得以有效达成。在线教学期间,在了解我区各校英语组线上教学和作业管理问题后,我尝试“三级教研”微创新。

一是区域层面“项目化”线上教研。我从主题确定、方案设定、任务认领等流程去推动,让每一位教师都卷入研究中。比如,在线上教授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Let’s celebrate”时,我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维度展开教研。先挑选两位教师深入分析文本中有关中西方节日的介绍,阐述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接着让教师思考对西方节日的理解,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值得重视西方节日等问题;最后讨论如何设计线上作业。这种新形态的线上教研能解放教师的思维,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同时弥补传统听评课、集体备课的不足。

二是校际协同“多模态”资源共享。作为台江区中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副主持,我借助工作室公众号和教研微信群推送优秀教学课例、实用教学课件、相关主题微课、教学视频等,为线上英语课堂注入新活力。

三是以校为本的“多元化”分层作业。在对多课型学习流程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我组织教师设计了匹配听说课、阅读课、读写课、复习课、讲评课等5种课型的线上分层作业,如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在布置“Our Clothes”这一课的作业时,安排学生动手设计理想中的校服,学有余力的学生再书写一份设计方案,根据“任务互评、自评表”进行在线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些作业均具备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最后,教师要有“Faith”。Faith即信念。如果说成为教师是初心,那教研员的身份更像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给予我更多的可能性去实现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我相信,殊途却能同归。无论在三尺讲台还是在进修学校服务教学,我都始终牢记立德树人之职,践行传道授业解惑之责,坚持做自己所爱的事业,爱自己所坚持的信念。我坚信,我的教育梦想定会伴随着脚下的路笃定向前,一路生花。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2年11月02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